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阴阳师·生成姬安倍晴明

安倍晴明

        

        金色的阳光里,细胜银毫的雨丝飘洒着。

        那是细润轻柔的牛毛细雨。

        纵使在外面行走,也丝毫感觉不出衣饰濡湿了。发亮的雨丝轻洒在庭院的碧草和绿叶上,仿佛无数蛛丝自苍穹垂悬下来。

        细雨轻轻点触着庭院里那一方池塘,却涟漪不生。朝着水面凝望,竟丝毫看不出雨落的痕迹。

        池边的菖蒲开着紫花,松叶、枫叶、柳叶,以及花事已尽的牡丹,都被雨丝濡湿,色泽十分鲜亮。

        花期已近尾声的芍药开着雪白的花,花瓣上细密地缀着雨点,不堪重负般低垂着头。

        时令是水无月,即阴历六月的月初。

        安倍晴明望着左手边的庭圃,坐在蒲团上,与广泽的宽朝僧正相向而坐。

        地点是位于京西广泽一带的遍照寺的僧坊。

        “天空转亮了。”

        宽朝僧正的目光越过自屋檐垂下的柳叶,凝望着天穹。

        天空还不是一碧如洗,仍覆盖着薄薄的云絮,整块整块地闪着银白的光。不知道太阳在哪里,只有柔和的光线不知从何处照出,细雨正从空中洒落下来。

        “梅雨终于要过去了。”宽朝僧正说。看语气,并不指望晴明应和他。

        “是啊。”

        晴明薄薄的朱唇边浮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身上裹着宽松的白色狩衣,并没有追逐宽朝僧正的视线,仍放眼庭院。

        “雨亦水,池亦水。雨持续不停则谓之梅雨,潴积在地则称为池水,依其不同的存在方式称呼其名,虽时时刻刻有所变化,而水的本体却从未改变。”

        宽朝僧正说着,心有所感一般。

        他的视线转向晴明:

        “晴明大人,最近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为天地间本来如此的事物所触动。”

        广泽的宽朝僧正是宇多天皇的皇子式部卿宫的儿子,也就是敦实亲王的子嗣。母亲为左大臣藤原时平的爱女。

        他风华正茂时出家,成了真言宗高僧。

        天历二年,他在仁和寺受戒于律师宽空,秉获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经法的灌顶。

        真言宗兴自空海大师,宽朝继承了真言宗的正统衣钵。宽朝力大无比,此类逸事,《今昔物语集》等古籍中多有记载。

        “今天我有幸观瞻人间至宝。”

        晴明把眼光落在自己与宽朝中间的方座供盘上。

        供盘上放着一帖经卷。经卷上写着:“咏十喻诗沙门遍照金刚文。”

        遍照金刚,即弘法大师空海。

        “喻”即比喻,整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说,这部经卷收有十首佛诗,是空海用比喻的形式写就的佛法内容。

        “这可是大师的亲笔呀。这种宝物有时会由东寺转赐敝寺,我想晴明大人或许会有兴趣,就请你过来了。”

        “阅此宝卷,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语言是咒,那么,记载着这些语言的书卷自然也是咒了。”

        “依照你的意见,雨也好泡也罢,本来都是水。所谓的不同,不过是其所秉受的咒的差别而已。”

        “是啊。”晴明点点头。

        在晴明刚阅过的经卷上,有一首题为《咏如泡喻》的佛诗,是空海大师用墨笔抄录的。

        宽朝诵读着这首诗:

        雨点迷迷漫漫,自天而降,落在水中,化成大小不一的水泡。

        水泡生得迅速也消失得迅速,可水还是离不开水的本性。

        那么,水泡是源自水的本性,还是源自其他的原因与条件?

        非也,水是源于自身的本性才形成水泡,是水本身的作用。

        正如水产生出种种大小不一的水泡一样。真言宗沙门心中所生发的种种变化及想法,也是不可思议的,这正是心中的佛性所带来的变化。

        无论水泡的大小与生灭如何变异,本质上还是水。

        人心亦同此理,纵使千变万化,作为心之本性的佛性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对此莫要怪讶猜度。

        存在皆源自本心,两者本来就是一体。不了解这一至理,实在是太悲哀了。

        诗的意思大体如此。

        “这个尘世间,是由事物本身的佛性与如同泡影一般的咒所组成的,是这么一回事吧。”

        宽朝像打谜语一样问晴明。

        “所谓的佛,不也是一种咒吗?”晴明感慨道。

        “这么说,你的意思就是,世界的本源也好,人的本性也好,都是咒了?”

        “没错,我正是这个意思。”

        “了不得,了不得。”

        宽朝心有契悟般扬声大笑:

        “晴明大人的话真是太有趣了。”

        正当宽朝叩膝击节时,不知何处传来众人的嘈杂声。

        “是成村!”

        “是恒世!”

        这样的叫喊声,夹杂在喧闹声中飘了过来。

        听上去是在不远处,有许多人正在争论着什么。

        争论越来越激烈,话语声也越来越大。

        “那是……”晴明问。

        “关于七月七日宫中相扑大会的事,公卿们正议论不休呢。”

        “听说已经决定由海恒世大人和真发成村大人,在堀河院进行一场比赛。”

        “是这么回事。到底哪一边会独占鳌头呢?他们特意到我这里,就是来打听这件事的。”

        “那么,你觉得哪一边会胜出呢?”

        “没影的事,我们还没开始议这件事呢。他们不过是在随意喧闹罢了。”

        “我没有打扰你们吧?”

        “怎么会呢?晴明大人是我特意邀请来的。那些公卿倒是随意聚过来的。”

        “随意?”

        “唉,他们以为我在相扑方面有一定的见解,其实他们误会了。”

        “不过,宽朝大人的神力,我是早就听说了。”

        “力气虽然不小,可相扑毕竟不是光凭死力就能胜出的。”

        “因此,大家自然想听一下你的意见。”

        晴明解颐一笑。

        “真叫人难为情啊。在仁和寺发生的事,好像到处都传遍了。”

        宽朝抬起右手,摩挲着滑溜溜的脑门。

        “提起那件事,我也听说过。听说你把强人一下子踢到屋顶上了……”

        “晴明大人,连你也对那些传言感兴趣吗?”

        “确实如此。”

        晴明若无其事地点点头。

        有关宽朝所说“仁和寺发生的事”,古书《今昔物语集》中有记载。

        大致情形是这样的——

        广泽的宽朝僧正,长期居住在广泽的遍照寺,但还兼任仁和寺僧官之职。

        那年春天,仁和寺落下惊雷,震塌了正殿的一角。为了进行修饬,就在正殿外搭起脚手架,每天很多工人赶来,在那里做工。

        动工半个月后,修理工作仍在继续。一天黄昏,宽朝僧正忽然想看看工程进展到什么程度,于是就在平常穿的僧衣上系好腰带,穿上高脚木屐,独自一人拄着法杖往仁和寺走去。

        当他来到脚手架跟前四下打量时,发现不知何处冒出一个奇怪的男子,蹲伏在僧正面前。

        他一身黑衣,黑漆帽檐深深挡住了眼睛。已是暮色四合时分,他的容貌在昏黑之中辨不清晰。

        再仔细一看,男子不知何时拔出一把短刀,好像特意藏到背后似的,用右手倒握着。

        “你是什么人?”

        宽朝一点也不慌乱,用平静的声音问道。

        “一个四处流浪、连糊口的东西都难以得到的老百姓。至于名字,更是默默无闻。”

        一身黑衣的男子用低沉的声音答道。

        “你有什么事?”

        “你身上所穿的衣服,我想取走一两件用用。”

        “怎么,你居然是强盗?”

        宽朝没有丝毫恐惧,用爽朗的声音问道。

        正准备瞅机会下刀子的强人,差点不由自主地扑上来。

        如果对方胆怯了,或者强烈反抗,或许强盗会找机会动手伤人,可是宽朝如此镇定,强人反而有些气短了。

        不过,强人还是把心一横,将刀一扬。

        “想留下性命,就赶紧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

        说着,把刀尖指向僧正。

        “我是和尚,随时都可以把衣服给你。所以,你随便什么时候到我这里来,只要说一声,我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给件衣服吧,就成了。可是,你这样对我拔刀相向,却让人不舒服。”

        “多嘴,别说话!”

        僧正躲开强人的刀子,绕到他的背后,朝着他的屁股轻轻一踹,结果,挨踢的强盗“哇”地喊了一声,身子便朝远处飞去,不见踪影了。

        “嘿。”

        宽朝四下找寻强人的身影,却一无所获。

        既然如此,就让其他人去搜一搜吧。主意一定,他朝僧房走去,高声唤道:

        “有人在吗?”

        当下就有数位法师从僧房里走了出来。

        “是宽朝僧正吧,天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吗?”

        “我来看看工程的进展。”

        “那您这么大声叫我们,是出了什么事吗?”

        “刚才我碰到强盗,要把我身上穿的衣服抢走,那家伙还拿着刀子要来杀我。”

        “您受伤了?”

        “没有。还是快拿灯来照照吧。当时强盗冲过来,我闪到一边,还朝他踢了一脚,当下他的影子就不见了。快搜搜看他到底在哪里。”

        “宽朝僧正把拦路抢劫的强人打翻了,快拿灯来!”

        一位法师大声叫起来,其他几位法师准备了火把,开始到处搜寻强盗的身影。

        法师们举着火把在脚手架下搜寻时,忽然听到上面传来“好痛啊,好痛啊”的叫声。

        拿着火把照过去,发现脚手架的上方,有一个黑衣打扮的男人夹在里面,不停地呻吟着。

        法师们好不容易爬上去,发现被宽朝大力踢飞的强盗手里还拿着那把刀子,脸上一副可怜相,乞望着他们。

        宽朝带着那个强盗来到寺里。

        “好了,今后不可再走老路了。”

        说着,把身上穿的衣服脱下来交给强人,就那样放他走了。

        广泽的宽朝僧正真是了不起,不但力大过人,还为袭击自己的强人布施行善。法师们一个劲地称赞不已。

        故事的大致经过就是这样。

        “坊间所传总是以讹传讹。实际情况是,强盗给我踹了一脚,逃走后又悄悄回来爬上脚手架,不想一脚踩空,竟然动弹不得了。”宽朝僧正说。

        “这不正好吗?又不是僧正自己向大家编排的。这段佳话正是宽朝大人厚德所致。虽然并不切合空海和尚关于水泡的比喻,不过,僧正自身的本性,绝没有因为传闻而改变分毫吧。”

        “是啊。”宽朝僧正苦笑着点点头。

        “既然传闻无甚大碍,也就听之任之吧。”

        两人正聊着,另外的僧房里,喧哗声越发大了起来。

        看动静,像是公卿们正穿过遮雨长廊朝这边走来。

        “我打扰宽朝大人很久了,恐怕他们都等不及了。”

        正说着,那些议论不休的公卿已经走了过来。

        “咦,安倍晴明大人在这里呀。”

        其中一个大喜过望地说。

        “是晴明大人吗?”

        “太妙了。”

        年轻的公卿们在外廊里一边窃窃私语,一边把好奇的视线投向晴明。

        “哎呀呀,看样子他们的目标不是老僧,而是晴明大人你呀。”

        宽朝僧正笑逐颜开地低声对晴明说着,然后转头朝着公卿们肃然说道:

        “晴明大人是我特意邀来的贵客。我们谈兴正浓,你们这样来搅扰,如此行止,难道不嫌唐突吗?”

        “确实是太失礼了。不过,只在祭祀庆典上见过晴明大人,这样近身交谈的机会,实在是从未有过,所以……”

        大家诚惶诚恐地低头致礼,但眼中的好奇却并没减少。

        在一群公卿当中,还有刚才招呼他们的年轻僧侣。

        “本来在那边,正议论着宫中决定由海恒世与真发成村进行比赛的事,这时,有人提起安倍晴明大人刚才来到这里,大伙就……”一位年轻的僧侣解释道。

        “有关方术的事,务必向您请教,于是就冒昧前来了。”一位客人开口说。

        “什么事?”

        晴明既然这样表态了,公卿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起来。

        “我听说,晴明大人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法术。”

        “听说您会驱使式神。那么,式神可以杀人吗?”

        “这种秘事,也好随便问吗?”

        晴明朝年轻的公子反诘道。如女子般鲜红的唇边,浮现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晴明的唇边,总是挂着这样的微笑,含义却每每不同。在这种场合,好像在对公卿们鲁莽的提问表示嘲讽似的。

        “到底怎么一回事呢?”

        毫无惊惧之意的公卿们进一步追问晴明。

        “至于能不能杀人嘛——”

        晴明的眼角细长,他清亮的目光打量着提问的公卿,声音轻柔地说:“那就借哪位试一下吧。”

        “不是不是,我们不是说要试一下……”

        被晴明盯视的公卿,急慌慌地推脱。

        “不用担心。用式神杀人,这种事不是随便出手的。”

        “肯定不简单啦。可还是办得到吧?”

        “听说方法可谓五花八门。”

        “那么,不用活人,就用别的东西试一下怎么样?”

        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公卿提议道。

        “嗬,那可太有趣了。”

        公卿中响起一片赞同声。

        “好吧,在方池那边的石头上,有一只乌龟,用方术可以把它灭掉吧。”

        那位提议用别的东西试试的公卿又说。

        大家朝庭院中的方池望去,果然发现在方池中央露出一块石头来,石头上有一只乌龟在歇息。

        不知何时,雨霁云散,薄日照射着庭院。

        “那株芍药下有一只蛤蟆,也可以拿来试一下吧。”

        “虫豸和龟类既然不是人,应该可以吧。”

        “是啊是啊。”

        公卿们兴趣盎然,口沫横飞地劝着晴明。

        “在清净之地,实在太过喧哗了……”晴明不动声色地说。

        他静静地把视线转向宽朝僧正,僧正解颐笑道:

        “哎呀,你就放手一试吧,晴明大人。”

        听上去像是事不关己似的。

        实际上,宽朝自己在数年前,也曾灭掉一只附身宫女的天狗。不过,不可胡乱显示方术,这个规矩宽朝自然也是理解的。

        事已至此,如果什么都不展示一点,难免招致非议。

        “哎呀,安倍晴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过要露一手的,可什么也没做就回去了。”

        “那人没有传闻中那么厉害嘛。”

        公卿们会在宫中如此议论,其沸反盈天之状是不难想象的。

        不过,纵使众人逼迫在先,对象是虫豸也好乌龟也罢,若随意在寺里杀生,也非明智之举。

        晴明会作何应对呢,宽朝好像觉得大有看头似的。

        “可以吗?”

        宽朝僧正模仿着先前晴明说过的话:

        “毕竟是余兴嘛。就像水泡的比喻所说的那样,做点什么或者不做点什么给人看看,晴明大人的本性,也不会发生一点变化。”

        宽朝面色祥和地望着晴明和公卿们。

        “宽朝僧正大人,那乌龟和蛤蟆看上去年事已高,它们每天都在这里聆听大人的诵经声吧。”晴明说。

        “是啊。”

        “是这么回事呀。”

        晴明的身体好像没有任何重量似的,轻灵地站起来。

        “无论什么活物,要杀掉都很容易,但要让它再生,可就十分不易了。无谓的杀生是罪过,我本来想避开,可如今真是骑虎难下呀。”

        晴明行至外廊,从自屋檐垂下的柳条上,用右手那细长的食指与拇指,摘下一片柳叶。

        “要是使用方术,只要这么一片柔软的柳叶,也可以把你的手压烂。”

        晴明盯着提议杀掉池中乌龟的公卿,说道。

        公卿与僧众都聚集在外廊内,探着身子。他们可不想漏听晴明所说的每个字。

        晴明把夹在指尖的柔软的碧色柳叶贴近朱唇,用轻轻细细的声音,念起咒文。

        一松开手指,柳叶便离开晴明的指尖,没有风力可借,却还是飘飘飞动起来。

        接着,晴明又摘下一片柳叶,放在唇边,同样小声喃喃。一离开指尖,这片叶子就像追赶原先那片似的,也在空中飘飞起来。

        不一会儿,第一片叶子已经飞到乌龟上方,向着它的背飘落下来。就在柳叶将落未落至龟甲上的一刹那,喀的一声,龟甲像被一块巨大的岩石压烂一般,裂开了。

        “嗬!”

        “真神啊!”

        就在大家叹声四起时,另一片柳叶已经落在蛤蟆背上。

        顿时,蛤蟆被柳叶压扁了,内脏四溅,向周围飞去。

        一两片内脏四散横飞,甚至飞到在外廊内探身观望的公卿身上,沾到他们的脸上。

        “啊!”

        惊叫声四起,公卿们赶紧往后跳开。他们脸上浮现出又是赞许又是惊怯的表情。

        “哎呀,实在是棒极了。”

        “真是厉害之极啊。”

        等他们的议论停下来,晴明神情爽朗地说:

        “蛤蟆也好乌龟也好,每天都聆听宽朝僧正大人读经。它们已经得到灵气,或解人语也未可知。”

        晴明到底想说什么呢?大家脸上都浮现出疑惑的神情,这位闻名天下的阴阳师,若无其事地说:

        “如此一来,在某个夜晚,死去的乌龟或者蛤蟆要找你们当中的某位报仇,也说不定哦……”

        公卿们脸上的疑惑倏忽间化为惊怯。

        “你是说那乌龟与蛤蟆,会来作祟吗?”

        “是吗,会有这种事吗?”

        公卿们顿时一片不安。

        “我不是说一定会,只是说可能会。”

        “那可怎么办呢?”

        “它们听过宽朝僧正诵经,都是得了灵气的东西。只好请宽朝大人好好跟它们商量,帮大家谋划一下吧。”

        听晴明这样说,公卿们找到靠山似的转而望着宽朝僧正。

        “哎呀,万一有什么不测,请出手相助!”

        “恳请大人了。”

        对此,宽朝僧正苦笑起来:

        “我明白,请大家放心吧。”

        他只能这样安慰他们。

        年轻僧侣与公卿们消失后,四下重归平静。

        这时,晴明低头致意:

        “宽朝僧正大人,刚才失礼了。”

        “怎么会,你这了不起的‘余兴’叫人大开眼界呀。”

        “告辞之前,我还有事相求。”

        “什么事?”

        “就是庭院中的乌龟与蛤蟆。我想把它们供养在我的家中,以免它们寻仇。请吩咐寺中身手敏捷的弟子一声,收拾好它们的尸骸,送到我家里好吗?”

        “哈哈,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僧正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好的,我会让人把它们送过去的。”

        “再见!”

        白衣飘动,晴明缓缓步出了外廊。

        退到一旁的年轻僧侣与公卿们,留意到晴明离开的身影。

        “有劳大人了。”

        “请晴明大人帮忙。”

        公卿们的声音,朝着晴明的背影追去,晴明却没有回头。

        好容易从云翳中露出脸来的太阳,在晴明的背上,投下明亮的光华。

        

        在此,就安倍晴明这个人物,我想郑重其事地说上几句。

        安倍晴明是平安时代的阴阳师。

        那么,什么是阴阳师呢?

        是平安时代的魔术师吗?

        可以说多少有点相似,但在词义上仍相差很远。

        咒术师?

        这个词仍然有点距离。

        那么,方士这一称呼怎么样呢?

        方士,即善于使用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技艺和方术的人,又称方术师。

        就词语的氛围而言,这个词很接近,可表现得还不够充分。阴阳师确实会使用方术,但归根结底,这只不过是阴阳师所拥有的特征之一,而非全部。

        而且,方士这个词,还残存着太多古中国的味道。

        所谓的阴阳师,其背景固然是在中国生成的阴阳道思想,但它却是日本特有的称呼,阴阳师这一称呼,在中国是没有的。

        所谓阴阳师,其实是一种技术性工作。

        先前提及的咒术师这一名称,是针对其能力而言。而所谓的阴阳师,则大体是针对其职业而言。

        要说明这点微妙的差别,如果寻找一个恰如其分的现代词汇,有一个简明易懂的词语,叫professional。

        这样来命名怎么样?

        “职业性的咒术师”。

        职业咒术师,的确十分接近了。

        接近是接近了,却仍有一点偏离的感觉。

        打个比方,往“阴阳师”这一容器里,注入曾经放在“职业咒术师”这一容器里的酒浆,酒浆可以全部灌进去,但“阴阳师”这一容器里,总感觉还存在未填满的空白。

        不过,话说回来,将平安时代这一特殊职能的称号置换成别的词语,这种尝试本身就是相当机械和僵化的。

        在平安时代,阴阳师服务于朝廷,进行各式各样的占卜,甚至连医生的角色也要担当。

        当时,人们深信,生病遇灾大多源于鬼怪、幽灵与诅咒,而阴阳师通过祓除附着于病人身上的恶灵与鬼魂,能将病症治愈。

        阴阳师首先是驱邪降妖方面的专家。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观测天文,勘察方位。

        他们会通过星象来占卜吉凶,当贵族们要出发去某地时,他们会观测那一方位的吉凶。若出行的方位出现妖障,则须往别的方向避住一宿,第二天再重新往目的地行进。关于这种换向的方法,古籍中有极为详尽的记述。

        这种换向法是为了避开天一神所在的方位而施行的,可这位神灵总是不断改变居住场所,因此,在出发之际,首先必须查清天一神当天位于何处。调查固然很有必要,可这位天一神的动向复杂多变,不是一般的业余爱好者能轻易掌握的。

        如此一来,作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阴阳师就十分必要了。那是一个诅咒或被诅咒都极其普遍的时代,为了保护贵族远离诅咒,阴阳师这一职业在当时的社会中不可或缺。

        平安时代,在皇家大内设有阴阳寮,根据养老令的解说读本《令义解》所述,阴阳寮的人员构成是这样的:

        寮头一人。

        寮助一人。

        允官一人。

        大属职一人。

        小属职一人。

        阴阳师六人。

        阴阳博士一人。

        阴阳生十人。

        皇历博士一人。

        皇历生十人。

        天文博士一人。

        天文生十人。

        漏刻博士二人。

        守辰丁二十人。

        使部二十人。

        值丁二人。

        共计八十八人。

        工作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阴阳道。

        历道。

        天文道。

        漏刻。

        所谓的阴阳道,主要工作是判断土地吉凶的相地堪舆与占筮。

        历道的职责是制订日历、决定日子的吉凶等。

        天文道负责观测月亮、星辰及其他行星的运动,并据此卜筮事件的吉凶,遇有彗星出现,则思考其隐含之意。

        漏刻的工作职责是掌管和控制时间。

        以现代观念来分析,可以认为阴阳寮是平安时代的科学技术厅,是掌管当时最新学问的部门,称得上是支撑平安时代的重要精神基石。

        安倍晴明担任天文博士。

        天文博士的官位比正七位下还要低。阴阳寮的长官即寮头也只是从五位下,此位以上才是允许上殿的殿上人。

        安倍晴明是否曾为寮头,史料没有记载,而他的官位却超过寮头,晋升到从四位下的殿上人之位。

        一般认为,安倍晴明生于延喜二十一年,这是从宽弘二年晴明八十五岁作古的资料倒推出来的。

        他是大膳大夫安倍益材之子。据日本史料馆藏书《赞岐国大日记》及《赞阳簪笔录》记载,安倍晴明于四国时期出生在赞岐国香东郡井原庄。关于他的少年时期至青年时期,没有任何正式记录。要探索这一段经历,只能从残存于民间逸闻传说中半神半仙的迷离故事中去探寻,舍此别无他途。

        如果以称得上数量庞大、真假难辨的安倍晴明故事集为资料来源,那么晴明的出生年代可以再上溯百年左右,其先祖是远渡大唐并在大唐辞世的著名遣唐使安倍仲麻吕,他的父亲并非安倍益材,而是安倍保名。

        传说他的母亲是栖居在信田森林里的白狐。据《卧云日记录》所载,晴明自己也是“幻化所生”。

        如此一来,民间逸闻变成了传说,又从传说衍化为晴明故事,谱成“谣曲”,进而演变成《芦屋道满大内鉴》之类的净琉璃剧。

        安倍晴明其人的真实情形到底如何,认真思量,实在是无从捉摸。这确实有趣。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其难以捕捉,在讲述平安朝这一独特的时代时,他可以说是位于时代中心的最适当的人选。

        平安时代,一个风雅别致而又蒙昧黑暗的时代。

        鬼魅也好,世人也好,灵异也罢,都在同样的黑暗中呼吸。

        当时人们还深信,在建筑物及路口的阴暗处,就存在着鬼魅与幽灵。

        在这平安时代,打个比方来说,安倍晴明就是那黑暗中悄然散发的光华,是在昏冥之中呼吸的、似有若无的金色之光。鬼魅也罢,幽灵也罢,世人也罢,都屏息凝视……

        我脑中浮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从黑暗中抬头望去,天际浮现出一轮清澈的蓝月亮,月亮旁边有一片云彩飘浮着,闪烁着光华。

        这轮明月。

        明月的清辉。

        或者那银色的云朵。

        就是安倍晴明。

        当然,这只是一种意象,没有任何根据。

        不过,每当我为安倍晴明这个人物神驱意驰之时,不知怎的,在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对于这个画面,我想再展开两句。

        不必以翔实的史料为根据,也不去顾及已经定型的人物形象,只是从真假难辨、为数众多的故事出发加以叙述,对阴阳师安倍晴明这个空前绝后的人物而言,我以为这种方法再恰当不过。

        

        据《今昔物语集》记载,安倍晴明年轻时曾师从阴阳师贺茂忠行,在他的门下修行。

        贺茂忠行是平安时代闻名遐迩的阴阳师,其子贺茂保宪亦声名卓著。

        日本的阴阳道,此后不久即为两大系统主宰,即安倍晴明的土御门家与贺茂保宪的贺茂家。保宪就是另一派的始祖。

        晴明与保宪,是贺茂忠行门下的师兄弟。另外还有资料记载,晴明是保宪的弟子,只是其佐证过于疏简,在此从略。

        那么,安倍晴明当年在贺茂忠行门下修行时,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少年呢?

        在我的想象中,他是一位肤色白皙、面容瘦长、风流蕴藉的美少年。

        如芳香般飘逸俊朗的才华,想必正从他的身体里往外奔涌吧。这样的叙述在文理上是通达的。不过,也许自年轻时起,他就洞明世事,精于彻底遮蔽卓越才华的处世方策。

        即便如此,有时他还是无法完全藏匿自己的才华。但随着年事的增长,肯定也会以漠然淡定的神情与流于世故的语调,跟成年人一起交谈吧。

        要完全接受人世间的蒙昧,他到底历练不够,因而对周围头脑鲁钝的成年人,难免吐露一些辛辣之辞。

        较之孩童的可爱,棱角更为突出的智慧因子,已经隐隐出现在少年晴明的外表与眼神里。

        那是一个夜晚。

        贺茂忠行带着一群弟子,包括年少的晴明在内,驱车前往下京方向。

        他乘坐的是牛车。

        忠行坐在牛车内,其他人包括晴明,都是徒步。

        正值夜阑更深时分。

        天空中挂着一轮月盘,忠行在牛车中酣然入梦。

        牛车轱辘轱辘地在京城的通衢大道上行走。

        少年晴明不经意地朝前方看去,忽然感到一股妖魅之气,阴森迷蒙类似云气般的东西,在前方滚涌着,正朝这边接近。

        认真一看,竟是一大群鬼。

        原来遇到百鬼夜行了。

        “狰狞厉鬼,直趋车前。”这是古书中的记载。

        能看到众鬼靠近的,只有晴明一个人,其他随行者根本没有觉察。

        晴明急急跑到车子旁边,去报告忠行。

        “老师,前面有一群鬼魅过来了。”

        贺茂忠行立刻清醒过来。

        他撩起车前的帘帷,从帘间的缝隙望去,果然看见前方一群鬼魅正吵吵嚷嚷地远远而来。

        “真的是百鬼夜行啊!”忠行喃喃道。

        若给鬼卒发现,这里所有的人都性命难保了。

        “停车。”

        忠行吩咐一声,自己来到车外。

        “有鬼魅过来了。”

        他把大家集中在车子周围,布下结界,口中念念有词,诵起咒语,形成了保护区。

        “大家不要做声。如果鬼怪知道有人在此,一定会把他的眼球吸走,把血啜干,连骨头带头发,一丝不留全部吃掉。”

        虽说看不到鬼,但毕竟是忠行门下的修行弟子,师尊所言之事,一行人还是马上就理解了。

        连前方蜂拥而来的黑云般的妖气,也感觉到了。

        布好结界,忠行开口说:

        “晴明,鬼魅当中或许有鼻子灵敏的,万一有事发生,只要我示意,你就把牛从车轭下放出来。”

        “是。”晴明点点头。

        弟子们鸦雀无声,一时肃杀得没有一丝生气。

        额头上没有冒出冷汗的,只有年少的晴明一人。

        鬼众一点点靠近了。晴明表情平静地注视着。

        “哇——”

        他的眼神一如平素,说准确些,是用一种观赏难得一见的怪物的好奇眼神,盯着这群鬼魅。

        “原来鬼魅就是这样的东西啊。”

        真是奇形怪状啊。既有人形的鬼魅,也有秃头的妖怪;既有马面鬼,也有看上去像披头散发的裸体女人一样的鬼。

        有的形如琵琶。

        有的身如长柄勺。

        有脚下蹬着鬼火的车轮。

        有长着人面的狗卒。

        还有长着腿脚的油锅。

        不一会儿,鬼怪们在牛车前停住了。

        “有人的气味啊。”

        身长十余尺的秃头男鬼,哼哼唧唧地嗅了一阵子,嘟哝道。

        “确实有哦。”马面鬼说。

        “的确有。”女鬼说。

        “嗯,有。”

        “有的。”

        “有啊。”

        百鬼的队伍停了下来,开始嗅闻周围的气息。

        弟子们虽然看不见鬼的影子,却听得到鬼的声音,一个个吓得脸色铁青。

        晴明探询着忠行的表情。

        “是时候了。”忠行用眼神示意。

        晴明解开牛绳,放开了系在轭头上的牛。

        “噢,是一头牛。”

        “这种地方还有牛呢!”鬼怪们注意到开始走动的牛。

        “好可口的老牛啊!”

        “把它吃喽!”

        “吃了它!”

        顷刻间,众鬼趴到牛身上,开始狼吞虎咽地撕咬。

        在月光下,牛痛苦地扭动着身子,哀号着。弟子们看得见牛,却看不到鬼的影子。

        随着嘎吱嘎吱的响声,牛头上的皮肉丝毫不剩,只有大量的牛血滴到地上。

        能看到牛的眼球被吸走,消失了。

        能听到嚼肉吸血的声音。

        四周回响着嚼咬牛骨头的声音。

        晴明静静地盯视着。

        “原来如此……”

        有时他点点头,有新的感触似的。

        “鬼怪吞食活物,竟然是这种样子啊!”

        看见弟子如此镇定自若,忠行也暗自称奇。

        不一会儿,鬼怪们就把整头牛风卷残云般扫荡干净了。

        “好啊,尝了回鲜。”

        “嗯,肚子舒坦了。”

        “饱啦。”

        “饱啦。”

        鬼魅们心满意足地点点头,又络绎不绝地开始走动起来。

        “没事了!”

        忠行这样开口,是在鬼怪们的影子完全消失后。

        就这样,晴明一行逃过了一场鬼劫。

        从这天开始,贺茂忠行开始重视晴明。有关阴阳之道,忠行总是倾其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教此道也,如同灌水入瓮。”

        这是《今昔物语集》中的记述。

        据传,晴明长大成人后的居所,就位于土御门大路。

        从天皇居住的宫殿方向来看,它位于东北方向,即艮的方位,就是俗话所说的鬼门的方位。

        这一巧合并非偶然。

        展现晴明的独特禀赋的故事还有不少。

        下面是《宇治拾遗物语》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晴明因事前往宫中参谒天皇,碰到了藏人少将。这位少将是何许人,《宇治拾遗物语》中并无记载。后来他“荣升至大纳言”,可见是一位显赫的人物。

        当时,少将刚好走下车子,正要前往宫中拜谒。

        这时,一只鸟飞过少将头顶,遗下一滩鸟粪。

        见此情形,晴明走到少将身旁。

        “刚才,有一只飞鸟把污秽之物弄在少将身上。那只鸟是式神。”

        他直言相告。

        “而且,它生性凶残,若置之不理,大人的性命,恐怕今天晚上就难保了。”

        少将深知晴明的才华,他不会认为这是戏言或者谬谈。

        “请大人指点……”

        “正好我在这里,也算是有缘吧。能否来得及还难断定,只好试试看了。”

        晴明坐上少将的车子,跟他一起来到他的府邸。

        到了傍晚,晴明与少将共居一室,用两条宽袖遮盖少将的身体。

        是夜,晴明紧护少将,固守其身,整夜未眠,一直念念有词,细声不绝,不断诵读加持。

        《宇治拾遗物语》这样记载。

        也就是说,晴明采用固守其身这一护持法,无眠无歇,通宵保护少将。

        终于到了黎明时分,咚咚咚,忽然有人叩门。

        “你来了?”晴明问。

        “进来吧!”他朝轻轻敲门的家伙招呼道。

        不一会儿,少将发现,在房间一隅的黑暗里坐着一个影子。

        根本没有谁推开门,但确实有什么东西进来了。

        乍一看,那是一个像鸟儿一般嘴喙尖尖、如狸猫般大小的小和尚,而且是独眼。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小和尚紧紧盯着晴明与少将,喃喃自语着。

        “我受人之托把这家家主咒死,还派了式神过来。没想到居然毫无效果。还以为是这里守护严密才出了意外,就赶过来看看,原来是安倍晴明大人在这里……”

        小和尚若有所悟地深深低头行礼。

        “实在太冒失了!”

        说完,转眼消失了。

        天亮之后,少将派人到各处调查,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少将家族的亲戚里有一位姑婿,是少将的连襟,居五位藏人之职。

        周围的人只顾着关照少将,怠慢了这位男子,所以,他老早就心怀不平。

        终于,他找到阴阳师,企图咒杀少将,这些事晴明以前也听说过。这一次,就连派向少将的式神,也被晴明遣返了。

        一旦对人施咒,驱使出去的式神又遭人遣返,那些诅咒就会全部施加到使用式神的阴阳师身上。就是说,只要开始就要置对方于死地,一旦失手,自己就会在劫难逃。

        果然,在那位官员的宅邸,发现了阴阳师的尸体。

        “一切都是我命令他做的。”官员完全坦白了。

        就这样,晴明救了少将一命。

        据传,晴明还擅长射覆之术。

        所谓射覆,是一种发现或猜测被掩盖或隐藏之物的本领。阴阳师大多使用罗盘进行这类占卜。罗盘上绘有五行、北斗、八卦、十二干支、二十八星宿等,在占筮的时候可以用上。

        安倍晴明与芦屋道满进行射覆比赛,看谁猜得准,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而且,晴明还跟贺茂保宪进行过射覆的较量。

        关于射覆,在《古今著闻集》中还有一段佳话。

        有一段时间,藤原道长在进行斋戒。

        所谓斋戒,是一种避讳的慎独之举。当遭遇凶险及祸事,或为了避开怪异之力及障碍之物的陷害时,斋主会一直隐居在家,足不出户。

        这位藤原道长,是后一条天皇时代的实权人物。宽仁三年建成法成寺aaaa(正殿)bbbb后,遂享有“御堂关白”的美名,成了天皇的首席顾问。

        在以的作者紫式部等为核心的宫廷沙龙中,他充当着赞助人的角色。

        道长因为什么进行斋戒,书中并没有说明。不过在道长斋戒期间,其府第正厅里,几位卓有成就的人物正聚在一起。

        他们是解脱寺的观修僧正,著名医师丹波忠明,武士源义家,以及阴阳师安倍晴明。

        时间是五月初一。有人把出产自大和地方的时鲜果蔬献给斋戒中的道长。那是刚刚长成的大和瓜。

        就在大家要吃瓜的时候,晴明静静地说:

        “在用斋期间,收到外来的果蔬,未免让人有点不放心。”

        他命人把献上的瓜果摆成一排,卜了一卦,拿起一只瓜,说道:

        “这只瓜妖气很重,其中必定潜藏着妨碍大人守斋的秽物。”

        “那就让我来……”

        观修僧正走过来,念佛祈祷,过了一会儿,这只瓜摇晃起来,摇动得很是怪异。

        于是,医师忠明取瓜在手,扎入两根银针,瓜才不乱动了。

        接着,义家拔出腰刀,把瓜一刀剖成两半,从瓜中竟然滚出一条漆黑的蛇,而且蛇头已经被干净利落地斩断,蛇的两眼插着忠明扎入的银针。

        以晴明为头阵,四位高手联袂出手,挽救了道长的性命,实在是一段有趣的佳话。

        下面介绍的,是记载于《古事谈》的花山天皇与晴明的逸事。

        花山院位居天皇的显位时,患上了头风,还伴有头疼。

        特别是进入雨季,头就开始疼起来,真是撕心裂肺的痛苦。请医生出诊,尝试各种治疗,均没有效果。

        花山天皇于是把安倍晴明召来,让他看看自己的头风病。

        “我明白了……”

        晴明很快诊断完毕,对天皇说:

        “您的前世是一位高贵的行者。”

        “这关系到我的前世吗?”

        “是的。您前世当行者,在大峰的某家旅店入灭归天。依据您生前的德行,今生今世贵为天子。”

        “那么……”

        “安葬好的前世骷髅,经过去年的一场大雨,与山土一道流失了,大都散失在大峰的四处,托钵也被夹在巨大的岩石之间。每当下雨时,吸进水汽的岩体就会膨胀,挤压托钵,您的头就会疼痛起来。”

        也就是说,天皇的头风是无法药愈的。只要把夹在大峰岩石间的遗骸取出来,埋葬在适当的位置,头疼就会不治而愈。

        天皇立刻派人前往大峰山进行调查,结果正好印证了安倍晴明的说法。

        取出遗骸,按晴明的嘱咐进行供养,结果,就好像一场弥天大谎被揭穿一般,花山天皇的头风病完全康复了。

        还有一件逸事,说的也是晴明与道长的故事。

        建好法成寺后,道长每日前往正殿礼拜。

        道长十分喜爱一只毛色银白的犬,在前往法成寺正殿时,总带着这只犬。

        有一次,道长正要跨过正殿大门时,这只白犬突然狂吠起来。

        道长下了牛车,正要迈步行走,白犬紧紧咬住他的衣裾,不让他过去。

        “怎么了?”

        他不大在意地想跨过去,白犬吠得更厉害了,还直起身子挡在道长面前。

        道长终于意识到这件事有点异乎寻常,随即吩咐从人:

        “请晴明过来吧。”

        待道长正要在支撑着车轭的木榻上落座时,晴明到了。

        “我碰到这么一回事……其中有什么蹊跷吗?”

        晴明在门前走了几步,说道:

        “嗯,这里确实充满不祥之气。”

        “不祥之气?”

        “有一种诅咒道长大人的物事,埋在大门下面。据说白犬身上有神通,它有所觉察,因而主动阻止了大人。”

        “大门下面什么地方?”

        晴明仔细观察了大门下边的泥土。“就是这里。”他指着地上的某处说道。

        “挖开!”

        大家把那里掘开一看,果然,从五尺多深的泥土中挖到一个物事。

        是合在一起的两个素陶杯,用结成十字形状的黄色纸捻捆扎着。

        撕下纸捻,打开合捆在一起的素陶杯一看,杯底有一个朱砂红字。

        “这是什么?”道长问。

        “这是一种相当恐怖的咒术。”

        “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道长大人正好踩在这块泥土上,就会吐血不止,今天晚上恐怕就有性命危险。一旦踩上去,我晴明也无能为力了。”

        道长惊讶得哑口无言。

        “不过,精通这种咒术的,除我晴明外,举国上下也不过数人!”

        “你知道是谁了?”

        “擅长这一法术的人,首推播磨国的道摩法师。”

        “这位道摩法师是什么人?”

        道摩法师,就是芦屋道满,可说是晴明的劲敌。在平安时代,提起法师,并不仅限于僧侣,阴阳师多数也用这个称号来彼此称道。

        “那就要去问他本人了。”

        晴明从怀中掏出一张白纸,把它折成飞鸟的形状,让它衔上一只酒杯。再抛向空中,白纸顷刻间变成了一只白鹭。

        白鹭嘴里叼着素陶杯,朝着南方飞去。

        “追上去!”

        晴明带着人一起去追赶白鹭。白鹭飞到六条坊门小路和万里小路交汇处的一所古宅上方,从折叠门飞了进去。

        晴明制止了追随而来的人们:

        “我一个人进去就可以了。”

        晴明一个人走进古宅。院内一片狼藉,蔓草丛生。

        就在荒草间,一位蓬头垢面、衣冠不整的老法师随随便便地坐着。

        白鹭就停在他的肩膀上,嘴里没有了素陶杯。不知什么时候,素陶杯已握在老法师手中,而且杯中已经装满水,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汲来的。

        “来啦,晴明……”

        老法师嘻嘻笑着,露出一口不洁的黄牙。

        老法师举起手中捧着的素陶杯,肩头的白鹭随即伸长脖子,津津有味地饮着杯中的水。

        这时——

        白鹭的身子眼看着渐渐软塌下来,变回原先的白纸,飘到地上。

        “还真是你呀,道摩法师大人!”晴明说。

        “我是受堀河左大臣显光大人之托啊。”

        道摩法师云淡风轻地答道。

        堀河左大臣显光,是关白太政大臣藤原兼通的长子,在官场上是与道长处于敌对关系的大人物。

        道摩法师的意思是,他是受藤原显光所托施行咒术的。

        “不要紧吗?”晴明问。

        “你问什么?”

        “刚才你已经说出显光大人的名字。”

        “没关系。我跟他谈妥了。”

        “谈妥什么?”

        “我告诉他,这一次如果咒术受挫,他就要幡然醒悟。”

        “醒悟?”

        “我告诉他,如果我的咒术失灵,对方肯定是安倍晴明出手。我还告诉显光,如果是晴明出手的话,隐身法什么的也就没用了。”

        “就是说,是显光大人让你诅咒道长大人的?”

        “嗯。”

        “不过,你瞒天过海的手段可数不胜数呀。”

        “你是想跟我说,让我杀了你吧?”

        “瞧你说得多可怕啊。”

        “是你自己说的嘛。”

        “我这样说过吗?”

        “说过。”

        “呵呵。”

        “要想骗过你,除非把你杀喽……”

        道摩法师恣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道长身边的白犬,就是你出的点子吧。”

        “不错,是我给他的。”

        哼哼哼——

        笑声没漏出来,老法师把它停在嘴边了。

        “来喝一杯吧!”

        道摩法师把手中的酒杯递给晴明。

        刚才白鹭喝光的素陶杯中,又斟满美酒。

        “那就不客气了。”

        晴明坐在道摩法师对面,接过陶杯,把杯中物一饮而尽。

        “味道怎么样?”

        晴明把本应喝空的陶杯还给道摩法师,杯中还是佳酿满溢。

        “不错。”

        这一次,道摩法师接过陶杯,同样一饮而干。

        “这件事,该怎么跟道长大人交待呢?”晴明问。

        “照你所见所闻,有什么说什么就行了。”

        接着,道摩法师悠然自得地说:

        “你就说,是我道摩法师,也就是芦屋道满,受显光之托施行咒术。”

        “可以吗?”

        “量那道长还没胆子砍掉老夫的头。”

        道摩法师露出一口黄牙,开心地笑了。

        就像道摩法师所说的那样,道长在听过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说道:

        “这不是道摩法师之过。可恶的是策动这一切的显光。”

        道长顾忌的是,如果把道摩法师定成死罪,根本不知道他的怨魂会怎样作祟,结果闹出什么事来。

        最终,道摩法师只是被放逐到播磨国了。

        那位诅咒道长的显光的结果呢?

        《宇治拾遗物语》是这样记载的:“死后化为怨魂,在正殿周边作祟不断。世谓之恶灵左府云云。”

        这是晴明晚年的趣闻逸事,跟我们要讲的故事相比,时间上还要推后一些。

        

        提起播磨国,如前所述,是芦屋道满等阴阳师辈出的地方。

        保宪的贺茂派和晴明的土御门派,是服务于朝廷显贵、声名在外的阴阳师,而那些生长于播磨国的阴阳师,就是活跃在民间本土的阴阳师了。

        前面已经提到,法师有时也可指阴阳师。

        下面,我想直接描绘一下正式的法师,讲一下僧家与阴阳师的区别。

        真言宗密教高僧空海大师,在神泉苑实施求雨之术,此事尽人皆知。而依靠僧侣的法力,贵族们从鬼难中逃生、逢凶化吉的逸闻趣事也为数不少。

        要说清僧人与阴阳师的差别,手边最接近的一个词就是“出家”。

        与阴阳师一样,僧人施行诅咒,震慑怨魂,但他们最终是要出家的。舍弃世俗、皈依佛家教义的即是僧。与此相对,阴阳师既不出家,也不皈依神佛。

        或许可以说,“俗”这个词,是关于阴阳师的一个关键词。

        阴阳师产生的背景乃是阴阳道。这是一种源自古代中国的理念。从某种宗教的意义上说,僧人与阴阳师是迥然有别的。

        就说安倍晴明吧。他一度像佛教中的行者那样,在那智的深山茂林中潜修千日有余,可他并没有出家。

        《古事谈》记述道:

        “晴明虽俗,却为那智山中千日之行者。”

        好了,凑趣的话就到此打住,下面还是回到播磨国。

        在播磨国,有一位阴阳师,也即法师,名叫智德。

        “此法师实非等闲之辈。”《今昔物语集》这样记载。

        有一次——

        一条船装满货物,正驶往京都,可是在明石屿遭遇了海盗的偷袭。

        海盗们将货物悉数掠走,把乘船的人斩杀一尽。侥幸活命的,只有及时跳到海里的船主和他的一名家人。

        两人失魂落魄地好不容易游到岸上,不禁大放悲声。这时,有一位拄着法杖的老法师出现了。

        他正是智德。

        “嘿,你们为什么在这里哭个不休啊?”

        “刚才我们碰到了海盗。货物被抢走,同伴被杀光,活命的就只剩我们两个了。”船主悲戚地说。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呢?”智德问。

        如此这般,在船主描述了一番后,智德大师望了望天,看了看海,又估测了风向。

        “原来如此……”

        智德点点头,说:

        “或许我可以想法子把东西给你们弄回来。”

        “真的?”

        “嗯,我试试看吧。”

        智德发现了停放在沙丘上的一只小船。

        “好像是在那个船上呢。”

        说着,朝小船走了过去。

        “会划这种船吗?”

        智德法师问船主和家人。

        “当然会啦。”

        “那就走吧。”

        由家人划着小船,智德法师和船主坐在船上,往海面远处而去。

        不久,他们在海面上停下船,智德法师站起身。

        他提起法杖,把杖头伸到海里,在海面碧波上开始写起什么文字。边写边诵起咒语。

        诵过一段咒语后,他说:

        “好了,我们现在回去吧。”

        智德法师收回法杖,又在船上安坐下来。

        船一回到岸边,智德就面朝大海而立,开始做着手势,好像在用看不见的绳子捆绑看不见的东西。

        “您这是在做什么呢?”船主不解地问。

        不一会儿,智德停了下来。

        “我已经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请找五六个力气大的人一起来吧。”

        船主依照吩咐,从邻近的地方找来几个男人,智德法师叫他们在陆地上搭起窝棚。

        “就让我先在这里暂时等一下。你们仔细盯着海面,有什么情况就来告诉我。”

        他自己进入小屋,和衣而卧。

        “你说等一下,到底等多久呢?”船主问。

        “哦,五天左右,也可能是十天左右吧。”

        智德法师说完就闭起双眼。不一会儿,已是鼾声如雷。

        船主半信半疑。他心里嘀咕,可能已经被这个脏兮兮的老法师骗了吧。又转念一想,智德从没说过要他们出钱,至少没有什么恶意,这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船主一心挂念着货物能否真的回来,焦急地等待着。一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眼看着五天的时间过去了。

        到了第七天,海平面上忽然远远出现了模糊的船影。船影渐渐移近,到不远处停了下来。

        船主跟雇来的五六个男人坐上小船,划过去一看,竟然是上一次出现的海盗船。

        当他们战战兢兢爬上海盗船时,发现海盗们个个酩酊大醉似的,横七竖八地躺倒在船舱四处。

        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海盗们都捆绑起来。到船舱里一搜,被掠走的货物竟全都平平安安地放在那里。

        “哎呀,法师啊,多亏您法术高明,我的货物全都回来了。太感谢了。”

        船主向智德致谢后,准备把海盗移交给当差的人。

        这时,智德劝道:

        “等一下,如果把这些人交给当差的,他们都会问成死罪,统统斩首。如此一来,不就等于杀生吗?”

        他解开捆绑海盗的绳子,说:

        “好了,浪子回头金不换,不可再做恶人。”

        就这样,把他们都放走了。

        分手时,船主问:

        “智德大师今后往哪里去呀?”

        “去京都。”

        “往京城去?”

        “是啊。听说有位叫安倍晴明的阴阳师,擅使各种各样的方术。到底是何等人物,不妨前去会一会。”

        

        晴明已经回到自家庭院里。

        刚才他到广泽的宽朝僧正那里,欣赏了空海大师的墨宝。

        虽然还不到黄昏,但红日已经西沉。

        晚上已约源博雅来饮酒畅谈。

        在博雅到来之前,还有一段时间。兴许遍照寺那边会把乌龟和蛤蟆送来吧。

        用汲到桶里的清亮的水认真地浴足,用干爽的布把水滴擦干,双足顿觉无比轻松。连日雨水绵绵,踩到地板上,感觉地板仍饱含着水汽似的。

        “让谁来帮忙呢?”晴明低声喃喃。

        博雅来访,是一定要共饮几杯的,让谁去沽酒呢?晴明正在考虑这件事。

        没有其他人居住的家中,哗啦啦,开始有动静。接着,周围悄悄响起声音。那是一种不是呼吸,也不是耳语,其实并非声音的响动。

        “我要去!”

        “不,让我去!”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了人语声:“打扰了。”

        家中的动静顿时消失了。

        “打扰了。”

        又听到刚才的声音。

        是谁呢?声音相当陌生。

        “安倍晴明大人在家吗?”

        走到大门口一看,那里站着一位容貌和蔼、老好人般的老法师。

        因为长途跋涉,他身上的衣服沾着旅途中的尘埃,不免显得污旧。衣裾也给擦花了,垂的垂,掉的掉。

        在老法师左右,站着两个十岁上下的童子。

        一看到两位童子,晴明就轻轻地舒了口气。

        “嗬,是式神吧。”

        他把这句话咽到了肚子里。

        看上去是孩童之相,其实并非人身,而是一种式神。

        若能驱使式神,便是有相当修为的阴阳师了。如果数量达到两个的话,就肯定功力不浅了。

        “久仰了,您就是晴明大人吧。我住在播磨国,对阴阳道也有些兴趣。”老法师讲着奇怪的话。

        使唤着两名式神,却仍是一副外行人的表情,道出有些兴趣之类的言辞,还算是较为内敛。

        “晴明大人,我听说阴阳师中最精于此道的就是您。我想向您求教阴阳道,才来到这里的。”

        “欲求教稍少之事,方抵达此地。”

        古书《今昔物语集》中这样表述。

        你就稍微教示一二吧。这是古往今来破题时的客套话。

        哈哈——

        晴明心里已经会意。

        原来这位法师是来试探我的。

        在晴明鲜红的唇边,浮现出一丝微笑。

        晴明把双手笼入袖中,在法师还没发现时就已结成印,默诵起咒语。

        “您的意思我明白了,碰巧我今天晚上有些事推不掉,不得空闲。今天就请您先回去,改日再谈好吗?”

        “实在太冒昧了。突然过来向您讨教阴阳之道,也事出有因,日后再选择好日子来造访吧。”

        老法师搓搓双手,把手贴在额头上。

        “那就改天再会吧。”

        说完,他离开了晴明的家。

        可晴明并没有回去,而是微笑着望着院外。

        那位老法师是孤身一人离去的。

        老法师好像在搜寻什么东西似的,凡是能藏人或停车的地方都不放过,边走边瞧。

        到后来,他竟然返回到晴明跟前,站住了。

        “您这是……”眼神清亮的晴明问。

        “哎呀,我本来带了两个童子一起来的,可是他们不见踪影了。可否请赐还呢?”

        “那可糟了。您一看就明白了,我这里没有谁留下来呀。”晴明佯装糊涂。

        法师的额头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双眼像求援似的望着晴明。

        最后,老法师像是终于彻底醒悟了,他当场双膝跪下,两手伏地。

        “真是对不起。其实我到这里,是来试探您的功力的。”

        他低头施礼。

        “我本名叫智德。听说京城有一位叫安倍晴明的著名阴阳师,就想,到底是什么功底,去跟他会会吧,所以才到这里来了。”

        法师把头抬了起来。

        “我有一个愿望。请把它们还给我。”他恳求道。

        晴明反倒顽劣起来:

        “哎呀,你说些什么呀!”

        “那两个童子,其实是我的式神。自古以来,使用式神是此道中人的习惯。把别人用过的式神藏匿起来却极其罕见,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我已经明白晴明大人功力深厚,实在是望尘莫及。”

        “可是,我并没有把他们藏起来。只不过略略有点小事,借用一下而已。”

        “借用?”

        就在智德法师左思右想之际,听到有声音叫他“师尊”。原来两个童子从外面跑了进来。

        智德法师立刻站起来迎候他们。

        “喂,你们到哪儿去了?”

        “遵照晴明大人吩咐,到那边买酒去了。”

        一看,原来两个小童各提着一个装满酒的瓶子。

        “就是这么回事。”

        晴明从两人的手中接过酒瓶。

        智德法师心悦诚服,诚惶诚恐地说:

        “请收我做您的弟子吧。”

        说完,他把自己的真名写在木牌上交给晴明,离开了晴明的宅邸。

        那么,阴阳师主动把写有自己真名的木牌交给别的阴阳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举动,就等于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晴明。

        如果向收下的木牌施行咒术,不管什么时候,晴明都可以轻易取走智德法师的性命。

        把名签交出去,在阴阳师之间是再重不过的盟约了。

        智德法师在晴明的实力面前,就是如此逊色。

        这是位于土御门大路边的晴明的宅邸。

        能出入这座宅邸的人,世间其实没有几人。

        就是家中无人时,到了晚上门也会关上,家里还会亮起灯来。

        即使没有人的动静,板窗也会支起来、放下去。

        还有,听说晴明自己惯常使用的式神,就放养在一条桥下面。

        在晴明身边,到底有多少式神呢?

        有人说上百,有人说过千,也有人说上万,数量难以确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