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蒙曼说唐·唐玄宗宇文融发难:以张说任人唯亲为缺口,主动出击

宇文融发难:以张说任人唯亲为缺口,主动出击

        谁在盯着张说的错处呢?财政专家宇文融。他和张说可是一对老矛盾了,宇文融主持搜检逃户的时候,张说处处牵制他。每次他有什么建议,张说总要驳回几次,实在不行了才让通过,这让宇文融非常愤懑。张说为什么总和宇文融对着干呢?三个原因。

        首先是两个人治国理念不同。张说是知识分子出身,受儒家教育长大的。传统儒家重义轻利,最不喜欢讲经济,也最不擅长讲经济。所以张说认为如果国家干涉经济,那就是扰民,是与民争利。可宇文融是个从基层干起来的实干家,对于他来说,理财是天经地义的国家大事。国家就是要对经济做出宏观调控,怎么能什么都不管呢!两个人理念不同,张说不赞同宇文融的思路,所以他制约、打击一下宇文融,还算出于公心。

        第二个原因就没那么光明正大了。张说嫉妒宇文融。宇文融不是覆田劝农使吗?直接向皇帝负责,很得皇帝宠信,而且几年之间连升三级,这让张说很不痛快,所以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压一压宇文融。上一回我们讲过,张说改革宰相机构,也有控制宇文融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第三个原因。张说瞧不起宇文融,因为宇文融没有文化。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说是靠写文章起家的,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一辈子就喜欢跟自己一样的文人。他提携张九龄,就因为张九龄文章写得好,他认为是“后来词人之首”。所以不光提拔他,还屈尊降贵,主动跟他通谱连宗认本家。可是对宇文融这样文化水准不高、靠门荫或者实干起家的,他是一百个看不起。当时张说经常压制宇文融,张九龄就提醒张说,说:“宇文融承恩用事,辩给多词,不可不备也。”而张说却说:“此狗鼠辈,焉能为事!”拿他都不当人看,宇文融能不生气吗?

        可是,生气归生气,在封禅之前,宇文融不敢把张说怎么样,他只能忍着。但是现在,既然这么多人都讨厌张说,那就算有群众基础了,他想趁这个机会斗一斗张说!怎么斗呢?皇帝不是已经对张说任人唯亲有所不满吗?宇文融就从这儿下手。

        开元十四年年底,封禅刚刚结束,一年一度的选官工作又要开始了。本来,按照惯例,选官是由宰相挂帅,吏部具体负责的,也就是张说领导着吏部的官员干。可是这次,宇文融给唐玄宗提一个新方案,他说:张相公与吏部的长官负责选官,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候选人难免会有请客送礼一类的举动吧!再说,总让他们主持,这不是也有结党营私的危险吗?唐玄宗一听,正好触动心事。是啊,封禅泰山,张说就把女婿、亲信都照顾到了,现在主持选举,谁能保证他公平呢?那怎么办呢?宇文融提议说,不如绕过吏部,临时选十个人主持选官,这样不就能保证不受干扰了吗?玄宗听了频频点头。不是要找十个人吗?第一个就把宇文融算进去了。其余的还有卸任的宰相苏頲、玄宗封禅后表扬过的爱民刺史王丘等,反正也都是一时之选。这十个人分别主持选官,然后把结果汇报给玄宗,玄宗再一一审核。这就把宰相、吏部都给晾到一边去了。

        宇文融主动出击,张说非常生气,心想,这不是冲着我来的吗?照理性的看法,既然是皇帝要绕过他、绕过吏部,就说明他已经不受信任了,那就应该低调一点,不再插手这件事,从此以后防着宇文融就是了。可是张说这时候既是被封禅的成功冲昏头,也是被宇文融给气糊涂了,他一点都没低调,相反,他把宰相的架子摆足了。经过宇文融他们十名考官圈定,也经过皇帝认可的官员名单,不是最终还要得到宰相认可吗?张说就对着名单横挑鼻子竖挑眼,充分行使否决权,最后搞得一塌糊涂。唐玄宗这下可真生气了,你张说也太骄横跋扈了,连我都不放在眼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