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蒙曼说唐·唐玄宗十事要说:唐玄宗与姚崇的施政纲领

十事要说:唐玄宗与姚崇的施政纲领

        骊山讲武的第二天,也就是先天二年十月十四日,唐玄宗又到骊山下的渭川打猎。可能有人会想,唐玄宗精力真充沛啊!工作娱乐两不误。玄宗精力充沛不假,但是,这次打猎倒不仅是专为娱乐,他还想办一件大事。什么事呢?他想见姚崇。想见姚崇和打猎有什么关系呢?按照唐朝的惯例,如果天子出巡,方圆三百里以内的地方官都要前来拜见。当时姚崇担任同州刺史,正在这个范围之内。要不要任用姚崇还没有最终确定,玄宗觉得,这样见面比较自然,不引人注意。

        君臣两人一见面,玄宗就问姚崇:姚爱卿,你会打猎吗?姚崇说:不是会,是精通啊!陛下以为臣是什么人?臣少年时代也是个浮浪子弟。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我家就住在广成泽,我那时候不学好,整天就知道带着猎鹰打猎。后来碰到一个老者跟我说:你以后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千万不要浪掷自己的才华啊!臣幡然醒悟,这才折节读书。后来,臣果然出将入相了。但是,要说打猎,别看如今臣老了,打猎绝对不成问题!玄宗一听非常高兴,说:那咱们一起试试?君臣两人跨上高头大马,呼鹰放犬,直奔猎物就去了。要知道,打猎可不是一味的穷追猛打,那是要讲究节奏的。玄宗也是打猎高手啊!和姚崇两个人该缓则缓、该急则急,配合得非常默契。打猎回来,玄宗也就下定决心了。姚崇不仅才智过人,而且老当益壮,精力不减当年。这正是我要找的宰相。

        既然已经决定让姚崇当宰相,玄宗可是一刻也不想耽搁。他马上对姚崇说:姚爱卿,好久不见了,我有一大堆事情想咨询你,你就跟着宰相一起走吧!离我近一点,咱们说话方便。姚崇嗯嗯啊啊,不置可否。走了一会儿,玄宗回头一看,宰相倒是跟着自己,可是,没有姚崇的影子啊!再一看,姚崇远远落在后面。玄宗赶紧停下马,等着姚崇。姚崇走近了,玄宗问他:你怎么落在后面?姚崇回答:臣官职小,哪敢和宰相一起走啊!玄宗一听,笑了。心想,原来是要官啊!没问题!当即任命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很显然,这是补郭元振的缺。可是,没想到,姚崇还是嗯嗯啊啊的不表态,也不谢恩。玄宗这下奇怪了,问道:你不会是嫌官小吧?听到这句话,姚崇一脸严肃地跪下,说:臣不谢恩,不是因为官小,而是因为有十个要求。陛下如果答应臣这些要求,臣才可以当宰相,否则,臣不敢从命!

        说实在的,玄宗这些年看到巴结营求当官的人太多了,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有性格的大臣,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赶紧说:哪十个要求,你说说看?

        姚崇说,第一,自从则天太后当政以来,朝廷一直是严刑峻法。臣请求以后施政先行仁义。可以吗?玄宗一听赶紧说,这正是我期望你做的事啊!

        姚崇又说,第二,现在国力有限,折腾不起,臣请求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开疆拓土。可以吗?玄宗说,我也知道现在国库不丰,不能打仗啊!

        姚崇说,第三,以前女主临朝,宦官上传下达,势力不小,这是个隐患。臣请求以后不让宦官参与政事。可以吗?玄宗回答,宦官参政祸国殃民,我早就想这么做了!

        姚崇又说,第四,自则天太后当政以来,武氏一族就开始参与政事,后来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相继揽权,官员选用就更混乱了。臣请求自今以后,皇亲国戚不要担任重要官职,斜封官、员外官这些来路不明的杂牌官员一律罢免。可以吗?玄宗赶紧说,我早知道这些杂牌官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罢免他们,也是我长久以来的志向啊!

        姚崇说,第五,最近好多亲信之臣,即使犯了法,也都因为得宠免罪,臣请求以后大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以吗?玄宗说,这种事情我也早就看不下去了!

        看着玄宗的眼睛闪闪发亮,姚崇又说,第六,以前,宗室和外戚都竞相给皇帝进贡各种珍宝,这种风气蔓延开来,连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也都争着给皇帝送礼。他们手中的珍宝从哪里来?还不是搜刮老百姓的吗?臣请求以后除正常赋税之外,再也不要收任何额外的献贡。可以吗?玄宗回答,没有百姓富庶,何谈天下太平!我愿意。

        姚崇说,第七,则天太后造了福先寺,中宗皇帝造了圣善寺,太上皇又造了金仙和玉真观,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臣请求以后不要造这些没用的宫殿和寺观。可以吗?玄宗说,我每次看见你说的这几大标志性建筑,都觉得触目惊心,怎么敢自己再去造呢?你放心!

        姚崇又说,第八,以前几朝对大臣都不尊重,臣请求以后陛下以礼对待大臣。可以吗?玄宗说,本来就应该如此,有什么不可以的!

        姚崇又说,第九,以前有好几个大臣都因为进谏获罪,这样的话谁还敢再进谏!臣请求以后所有的大臣都可以劝谏皇帝、批评时政。可以吗?玄宗说,我保证自己有这个容人之量。只要说得对,我一定照办;就算说得不对,我也绝不追究。

        姚崇说,第十,陛下知道外戚专权差一点就搞垮西汉和东汉政权吗?我们李唐王朝的情况比两汉时代还要糟糕啊!臣请求陛下把女主掌权的事情记在史书上,让后代永远记住,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可以吗?玄宗一听他说这句话,眼泪都流下来了,说,这正是我觉得刻骨铭心的教训啊!我怎么会忘记呢?

        姚崇一看玄宗每一件事都认可了,这才说,陛下果然能够答应臣这十个要求,则天下幸甚!臣一定揭尽全力辅佐陛下开创太平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于接受宰相的任命。

        这就是唐玄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十事要说”,最初记在唐朝史官吴兢所写的《升平源》之中,后来又被《新唐书》引用,成为一段佳话。那么,所谓“十事要说”,到底都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呢?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加强皇权,稳定政局。具体来说,就是不允许皇亲、国戚、悻臣、宦官这些非正统的政治势力参与朝政,保证皇帝的权力不受干扰。另外,还包括结束酷吏政治,施行仁政。这既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也是要建立一种宽厚和谐的政治风气。

        第二方面是整顿吏治。具体来说,就是不允许任何人通过非正常途径担任官职。此外,还要尊重大臣,赏罚分明。

        第三方面是关注民生,改善国家财政状况。具体包括不求边功,减少军费开支;禁止滥建寺观,避免劳民伤财;禁止正常赋税以外的献贡,减轻百姓负担等。

        这三方面的内容,其实就是姚崇的施政纲领。这些纲领,是从武则天晚年以来的弊政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所以条条切中要害。

        唐玄宗和姚崇这么一问一答,彼此都有热血沸腾之感——玄宗从姚崇一连串的请求中,看到老臣对时局的把握;而姚崇从皇帝的频频点头和连声允诺中,也看到青年皇帝渴望天下大治的迫切心情。君臣之间,真是千载一遇。

        这一年,唐玄宗二十九岁,正是一位皇帝最富有激情的年华;而姚崇六十三岁,正是一位政治家最成熟的时刻。那么,接受宰相重任的姚崇,会从哪里入手,辅佐玄宗开创大业呢?大唐王朝,在这一对君臣手里,又会揭开怎样的壮丽篇章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