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蒙曼说唐·唐玄宗韦后出击:韦皇后单方面撕毁遗诏,引相王一党出招

韦后出击:韦皇后单方面撕毁遗诏,引相王一党出招

        唐中宗死了,而且是暴崩。唐中宗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是历史上一个大谜案,有人说是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也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我觉得,考虑到韦皇后母女当时还需仰赖中宗的庇护,不可能自毁长城;也考虑到唐中宗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等情况,他应该是死于突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唐中宗死因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死后,李唐王朝将何去何从。当时政坛上真正有影响的是两大势力——一支是以韦皇后为首的后党,核心成员包括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另一支则是以李隆基的爸爸、相王李旦为首的李唐宗室,核心成员还有太平公主。这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把对方压倒。这种情况下政局该怎样发展呢?按照现在的政治常规,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推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元首,然后两派共同组成联合政府。唐朝的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现在新元首也好、联合政府也好,一般都是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而在唐朝,则要通过老皇帝遗诏的方式来实现。可是,唐中宗本来是暴崩,并无遗诏可言,怎么办呢?只好替他起草一份了。

        既然是两派力量,遗诏的起草班子也就由双方代表共同组成。韦皇后的代表是著名才女上官婉儿,李旦的代表则是太平公主。这两位代表选得非常得体,她们俩都不是集团老大,但是又都是各自集团的核心成员,能够代表老大拍板,而且两个人都经验丰富,有足够的智慧摆平局面。这两个人工作配合得相当好,中宗去世的当天晚上,所谓的先帝遗诏就起草出来了。这份遗诏由三部份组成,第一,新任皇帝由唐中宗最小的儿子李重茂担任;第二,皇帝年幼,韦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第三,监于孤儿寡母的政治局面,新皇帝由叔叔相王李旦辅政。

        这份遗诏起草得应该说是相当有水平的。首先,李重茂这个皇帝选得好。他是唐中宗的儿子,符合父死子继的继承原则。另外,他只有十六岁,算是未成年人,因此需要大人帮忙辅政,这符合韦皇后和相王的政治利益,所以双方都能接受。其次,遗诏的第二和第三部份兼顾了韦后势力和相王李旦势力,让他们两个人都有参政空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煞费苦心的遗诏。当然,这也是一个存在不安定因素的遗诏。因为韦皇后集团和相王集团势同水火,按照一山难容二虎的原则,日后双方还得一决高下,但是,至少从眼前看,这个遗诏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应该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只是没想到,这个遗诏一出世就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竟然没有执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起草后的第二天,韦皇后便把这份遗诏提交给当时的宰相集团审查。韦皇后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当朝宰相的宗楚客说话了。他说:“相王辅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韦皇后和相王是嫂子和小叔子的关系,按照古礼,叔嫂不说话,怎么能既让韦皇后临朝,又让相王辅政呢?这让他们俩在听朝的时候怎么相处呢?宗楚客提议,既然叔嫂不通问,索性把相王辅政一条拿掉,直接让韦皇后临朝称制吧!那么,宗楚客这个显然损害相王利益的提议能否得到认可呢?要知道,韦皇后也跟中宗一起执政好几年了,没少提拔自己人,所以当时的宰相班子里,支持韦皇后的居多,宗楚客这个提议一出来,大多数宰相也就随声附和。这样一来,遗诏的结构可就大大地改变,就剩了小皇帝李重茂接班、韦皇后临朝称制两条,没了相王的位置!换言之,韦皇后单方面撕毁遗诏,打算自己组阁了!既然原来的势力均衡原则一笔勾销,韦皇后方面也知道,相王一党不可能善罢甘休,怎么办呢?

        修改了遗诏之后,韦皇后紧急调遣五万府兵进入长安,和禁军一起,对长安实行军管。府兵和禁军一共六个最高军事将领,任命的全都是韦家子弟或女婿。最高指挥则由韦皇后的堂兄、宰相韦温兼任。把枪杆子牢牢抓到自己手里。有了枪杆子支撑,不怕你相王造反!韦皇后这样做,很明显,想当皇帝嘛!她当皇帝,谁最害怕?当然是李唐宗室了。当年武则天称帝,李唐宗室被杀得落花流水,如今如果韦皇后再来这么一次,李唐恐怕就更无遗类了!再说,武则天称帝,毕竟最后还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传回给了李唐王朝;可是,韦皇后没有儿子,如果她真的称帝,皇位最终会落到谁的手里就更不好说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