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以寡击众

以寡击众

        自从五胡十六国时代以来,中原政权和北方少数民族打仗基本没赢过。那么,这次隋朝和突厥交战结果如何?

        这一次,打出威风来了,涌现出两个一级战斗英雄。一是达奚长儒,另一个是史万岁。

        先看达奚长儒。达奚长儒是个鲜卑人,隶属于行军元帅虞庆则麾下。

        当时,突厥已进入渭水流域,文帝命令虞庆则进驻弘化,即现今甘肃庆阳。到弘化后,虞庆则派达奚长儒先带一支小分队去探路。

        可是,达奚长儒万万没想到,就在离弘化不太远的周槃,他遭遇上沙钵略的大部队。达奚长儒手下有多少人呢?两千人。而沙钵略这边则是十几万人。士兵一看面前黑压压望不到头的骑兵,吓得腿都软了。

        怎么办呢?达奚长儒觉得,众寡如此悬殊,如果掉头逃跑的话,等于自己先乱了阵脚,到时候,突厥骑兵蜂拥而上,不用说打,踩也被踩死了。因此,不能乱跑,只能以战求生。

        怎么以战求生呢?达奚长儒把战士编成严整的方阵,每个人都长刀在手,步调一致地往弘化方向撤退。突厥人怎么会让这些到嘴的羊羔轻易逃跑?排山倒海般冲过来,他们人数众多,一阵刀光剑影,达奚长儒的方阵很快就被冲散了。

        可是,冲散了不要紧,达奚长儒马上在旁边纠集散兵,只要有一支小队伍,就凝结成一个方阵,几个小方阵到一块儿,就联合成一个大方阵。就这样,聚了又散,散了再聚,紧紧团结在达奚长儒周围,硬是不屈服。开始战士们手里还有兵器,后来,剑折了,刀也卷刃了,就用拳头来打,打得手上的白骨都露出来了。

        这些战士为何如此顽强?因为达奚长儒本人身先士卒。他身受五伤,其中,贯通伤就有两处,但是依然裹伤迎敌,这就是对部下最好的激励!达奚长儒这支小分队坚持了多久?整整三天,顶住了突厥人十四次进攻!到了第三天,两千人的队伍只剩下两、三百人,但是他们离弘化城愈来愈近了。

        按说,这时,虞庆则应该率军出来接应。非常遗憾,他没有。别看虞庆则平时左右开弓,号称名将,但是,他看到这一小队衣衫褴褛、血肉模糊的队伍后面跟着那么多突厥人,还是害怕了,紧闭城门,不敢救援!

        那么,这两、三百人的队伍到底怎么样了?是不是被突厥人消灭了?也没有。仗打到这么惨烈,已经远远超过突厥人的预期,面对眼前这支不要命的队伍,再看看身后一路的尸体,骄傲的突厥人忽然失去继续战斗的勇气,主动撤退。

        最后清点战场,达奚长儒以两千人的兵力,杀伤敌军一万人,这是世界战争史的奇迹。隋文帝也深受震撼,下诏通令嘉奖,大力表彰这支英雄群体。诏书说:

        突厥猖狂,辄犯边塞,犬羊之众,弥亘山原。而长儒受任北鄙,式遏寇贼,所部之内,少将百倍,以昼通宵,四面抗敌,凡十有四战,所向必摧。凶徒就戮,过半不反,锋刃之余,亡魂窜迹。自非英威奋发,奉国情深,抚御有方,士卒用命,岂能以少破众,若斯之伟?言念勋庸,宜隆名器,可上柱国,余勋回授一子。其战亡将士,皆赠官三转,子孙袭之。

        再看第二位战斗英雄史万岁。史万岁对付的不是沙钵略可汗,而是阿波可汗。

        怎么又出来一个可汗呢?要知道,当时突厥一共有五大可汗,沙钵略算是他们的共主。每个可汗都有地盘,互不统属,但是,遇到战争则要听沙钵略调遣。所以,沙钵略可汗进攻东部地区时,阿波可汗也从西边向隋朝发起进攻。

        怎么对付呢?隋文帝派他的姊夫窦荣定为行军元帅,西出凉州,即现今甘肃武威,迎战阿波。两军即将交战,窦荣定说话了。他说:两国交战,士兵何罪之有!为何非得杀这么多人才能分出胜负呢?不如我们双方各派一名壮士决一雌雄,如果我们赢了,你们撤退;你们赢了,我们撤退。

        阿波可汗一听,没问题,那就单挑吧!窦荣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把握单挑?因为他手里有个秘密武器,这个武器就是史万岁。

        史万岁可是个传奇人物。他出身昭武九姓史国,是个胡人。北周末年三方叛乱时,他隶属于韦孝宽军团,为行军总管梁士彦手下。

        一次行军途中,天上飞来一行大雁。史万岁对梁士彦说:看我射那第三只!说完,盘马弯弓,第三只大雁应声落地。从此史万岁神箭手的名声一下子传开了。

        后来,史万岁因为卷进一起谋反案,被发配到敦煌戍边,开始时,长官不了解他,总是羞辱他,后来有一次,史万岁在长官面前露了一手,长官马上心服口服,把他视为得力助手。

        敦煌紧邻突厥,史万岁经常到突厥那边打猎,每次都深入好几百里,从来没有失手过。所以,突厥人对他也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相当畏惧。现在,朝廷用人之时,史万岁投靠窦荣定门下,窦荣定当然欣喜异常,把他当成秘密武器。

        既然两军长官都同意单挑,史万岁跃马而出,就在两马交错的一瞬间,突厥壮士的人头已经在史万岁手里了,真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突厥人一看,大惊失色,再一打听,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敦煌戍卒史万岁,更是佩服,只好如约后退。就这样,因为史万岁一人,保住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至此,大家应该已经明白,如果说达奚长儒和他的部队体现的是隋朝军队坚韧顽强的集体风貌的话,那么,史万岁体现的就是隋朝将领的个人英雄主义。有这样的英雄将领,再有这样不屈的士兵,隋朝还有什么打不赢的仗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