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二、优秀王子

二、优秀王子

        当贵族公子的时候,杨广是个幸运的公子,当了晋王以后,杨广又是个优秀的王子。在两方面表现非常突出。

        首先,功勋卓著。

        其次,人品端正。

        先看功勋卓著。杨广当晋王的时候有什么功业?有三大功业无人能及。

        第一个功业是北破突厥。隋朝建立之后,就开始跟突厥争夺东亚霸主的地位。为此,双方在开皇二年(582)到开皇四年(584)大打出手,后来,开皇十七年(597)到开皇十九年(599),再次龙争虎斗。

        第一个阶段,隋朝迫使突厥的沙钵略可汗称臣,突厥也因此分裂成东、西两部分。隋朝取代突厥,赢得了东亚霸主的地位。

        第二个阶段,隋朝逼死了沙钵略的儿子都蓝可汗,另立亲隋的启民可汗,维护了东亚霸主地位。

        总之,两次都是隋朝大获全胜。那么,晋王杨广在其中作用是什么?

        在第一次战争期间,杨广虽然年纪尚小,未曾亲自参战,但是,他从开皇元年(581)到开皇六年(586)一直担任并州总管,驻扎晋阳(今山西太原),而并州总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控突厥。换言之,虽然没有战功,但是,日常防控的职责和苦劳还是有的。

        到第二个战争阶段,杨广就真正发挥作用了。开皇二十年(600),就是他亲自指挥了对突厥的最后一击,这样一来,北破突厥之功也就自然而然地记在了他的头上。这是莫大的功业。

        第二个功业是南平陈朝。隋朝在解决突厥问题之后,马上就在开皇八年(588)发动了平陈战争,平陈的统帅就是晋王杨广。当时,杨广年方二十岁,以行军元帅的身份统领三大集团军,五十万士兵进军江南,一举活捉陈后主,把整个南方纳入隋朝的版图。这又是莫大的功劳。

        作为一个皇子,有了北破突厥和南平江南这两大功劳,已经相当引人注目,但是,这还不是杨广的全部业绩。

        他的第三个功业是安抚江南。开皇八年(588),隋朝顺利地平定了江南。由于南北分裂太久,统治方式、思想方式差距很大,而隋朝又急于实现全国一盘棋,推行了一些过激的政策,引起了江南人民的不满。到开皇十年(590),原来陈朝旧境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临危受命,担任扬州总管,坐镇江南。这一次,他不仅参与了平叛,而且在平叛后继续留在南方,在扬州总管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十年。

        这十年杨广都做了哪些事情?一句话,就是安抚人心。原来隋文帝迷信军事征服,导致了南方的反叛。杨广反其道而行之,充分尊重南方文化,笼络南方人才,让江南人民慢慢摆脱被征服者的屈辱感,逐渐接受隋朝的统治。

        那么,杨广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有一个举措堪称典范。杨广为了安抚江南百姓,专门学习吴侬软语,用当地人的语言跟当地人说话,没有什么比这更有亲和力和示范性了!经过他这么一番春风化雨的行动,江南人心逐步安定,隋朝统一的成果也才算稳定下来。

        如果说北破突厥和南平陈朝代表晋王杨广的武功,那么,安抚江南就代表杨广文治的能力了。一个皇子,既有武功,又能文治,既有北部军事经验,又有南方民政经验,既跟少数民族打过交道,又跟江南汉人打过交道,而且处处都留下不凡业绩。这样的精力,这样的功业,难道还不算优秀吗?

        再看人品端正。杨广在人品上也有三方面的过人之处。

        第一是孝顺。

        第二是老成。

        第三是仁慈。

        先看孝顺。杨广长期担任扬州总管,远离皇帝皇后。按说,孝顺体现在行动上,不在父母身边不好表现,可是,杨广就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根据史书记载,每次隋文帝杨坚或者独孤皇后派人去扬州探望他,不管来人地位多么卑微,杨广都必定亲自迎接。迎接回来之后,如果是男性使者,就跟他本人同吃同住;如果是女性使者,就跟他的妃子萧氏同吃同住。总之,务必做到以最高规格招待,让使者感觉到春天般的温暖。

        这跟孝顺有什么关系?有道是爱屋及乌,对父母派来的使者都这么敬重,就间接体现出对父母的敬重了。要知道,皇帝跟普通百姓不一样,他不需要照顾吃饭穿衣,但是,他在乎你是否对他表现出最大程度的敬畏。杨广能够投其所好,这在隋文帝夫妇心里,就是最大的孝顺!

        再看老成。所谓老成,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不近女色。根据史书记载,杨广一共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出生在他当晋王时期,而这两个儿子,全是他的正妻萧妃所生,这当然是他不近女色的最好证据。一个年轻的皇子,私生活能够这样严谨,这不就是老成持重吗?

        再看仁慈。儒家学说讲究仁者爱人。有一次晋王杨广和手下士兵出去打猎,忽然天降大雨,左右赶紧给他拿来雨衣。不料杨广回绝道,这么多士兵都淋着雨,我怎么好意思一个人穿雨衣?我还是跟大家同甘共苦吧。这不就是仁者爱人最好的证据吗?

        一个皇子,能够孝顺父母,不近女色,善待下人,这在道德上已经相当高尚了,又有过人的功业,简直是一个完美的王子。是不是呢?在当时人眼里的确如此。按照《隋书》的说法,就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