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大隋兴衰四十年2·饥饿盛世一、皇帝发难

一、皇帝发难

        老臣高颎被革职为民,太子杨勇的保护伞轰然倒塌。现在,朝廷里的主要人物隋文帝、独孤皇后和宰相杨素意见高度一致,废长立幼已经是势在必行了。问题是,具体怎样操作?这时候,有个叫姬威的小人物派上了大用场。

        姬威是太子杨勇的手下,但早就被晋王杨广给收买了,成了潜伏在杨勇身边的老鬼。开皇二十年(600),杨广觉得时机已到,就对姬威下达命令说:“东宫过失,主上皆知之矣。已奉密诏,定当废立;君能告之,则大富贵!”意思是说,主上已经决定废掉太子,就缺一个人挑头了,你若挑头,富贵唾手可得!

        姬威一听,赶紧上书隋文帝,说有确切情报,太子杨勇图谋不轨!

        隋文帝当时正在行宫仁寿宫避暑,一听这消息,大惊失色。连忙赶回了大兴城,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隋文帝上朝,第一句话就对大臣说:“我新还京师,应开怀欢乐;不知何意翻然愁苦!”我回到京师,本来应该挺高兴的,但不知为何却如此苦闷,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隋文帝为什么要问群臣呢?因为他在仁寿宫,整日听独孤皇后和杨素两个人讲太子的坏话,现在又接到姬威的举报,他就以为,太子不才,肯定已经是朝廷的共识了,现在这样问,是想给大臣一个表达的机会,他好趁势把太子废掉。

        问题是,他听到的那些太子劣迹好多都是假情报,一般大臣对所谓的太子失德并没有明显感觉,也不了解宫廷斗争的内幕,脑子里没绷紧这根弦,所以,听皇帝这么一问,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好半天,吏部尚书牛弘才挤出来一句:“臣等不称职,故至尊忧劳。”您这么闷闷不乐,肯定是因为我们工作没做好。

        这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隋文帝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干脆直接对东宫的那些官员发难道:“仁寿宫此去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入敌国。我为下利,不解衣卧。昨夜欲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岂非尔辈欲坏我家国邪!”仁寿宫和大兴城离得并不远,但是,我每次回来,都不得不戒备森严,简直像进入敌国一样,你们难道不知道因为什么吗?还有,昨天晚上我拉肚子,本来应该住后殿,这样才方便上厕所,可是后殿防护力量不够,我害怕有人偷袭我,不得不睡到前殿,而且连衣服都不敢脱,这难道不是因为你们想要坏我国家吗?一顿大发雷霆之后,隋文帝直接把几个重要的东宫官员给抓了起来。紧接着,命令杨素当庭宣布太子的罪状。

        杨素说,太子的罪状太多了。诸位都知道太子手下有一个叫刘居士的恶棍,纠结一伙豪强子弟,整天为非作歹,扰乱京师治安。刘居士固然已经捉拿归案,但余党尚存。我奉陛下敕令,请太子好好处理刘居士的余党,他居然对我吼叫说,刘居士他们不是早就正法了吗,还让我处理什么?就算还有什么遗留问题,你是宰相,也应该由你负责,跟我有什么关系?诸位听听这话,这不是公然违抗陛下的旨意吗?

        还有,太子还曾经对我说,当年我爸爸在北周谋求天下的时候,多危险啊,万一出点差错,还不是我这个长子跟着他一块儿没命,如今他当了皇帝,竟然让弟弟们都骑到我的头上,把我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这也太没良心了吧。诸位再听听,这不是在怨恨皇帝吗?这哪是太子应该说的话!

        大臣们一听,就这些?这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啊。

        隋文帝一看大臣反应不热烈,觉得杨素说的这些还不够有力,自己还得加以补充。他说:“此儿不堪承嗣久矣,皇后恒劝我废之。我以布衣时所生,地复居长,望其渐改,隐忍至今。勇尝指皇后侍儿谓人曰:‘是皆我物。’此言几许异事!其妇初亡,我深疑其遇毒,尝责之,勇即怼曰:‘会杀元孝矩。’此欲害我而迁怒耳。长宁初生,朕与皇后共抱养之,自怀彼此,连遣来索。且云定兴女,在外私合而生,想此由来,何必是其体胤!昔晋太子取屠家女,其儿即好屠割。今傥非类,便乱宗社……我虽德惭尧、舜,终不以万姓付不肖子!我恒畏其加害,如防大敌;今欲废之以安天下!”

        大意是说,我早就觉得这个儿子不堪继位,皇后也经常劝我废掉他,但是,我考虑他是嫡长子,又是没当皇帝时生的,所以,一直给他机会,希望他改恶从善。没想到,他这几年越来越不像话了。怎么不像话?隋文帝接连列举了太子的四条大罪。

        第一条,太子曾经指着皇后的侍女说,这以后都是我的。我和皇后还没死呢,他就惦记上我们的东西和我们的人了。这不是不孝吗!

        第二条,太子妃元氏死的时候,我疑心是他毒死的,说了他两句。没想到,他居然质问我说,是不是元妃的爸爸告的刁状?我一定要把这老东西干掉!这不是威胁我吗?

        第三条,他和云定兴家的姑娘在外面鬼混,生了儿子,我和皇后也不计前嫌,还当成自己的孙子看待,主动抱过来要帮他抚养,没想到他居然认为我们不怀好意,马上又派人来把孩子要回去了。这不是和我们离心离德吗?

        第四条,云定兴家的女儿,既然能和他鬼混,恐怕也就能和别人鬼混,谁知道孩子是不是他的!如果不是他的,以后也接班当皇帝,那不是乱了血统吗!就算是他的,以云定兴那样的人家,也必定生不出什么好孩子!所以我想来想去,终究不能要这个不肖子!现在,我打算本着为天下百姓负责任的态度,把他废掉,另立太子,你们同意不同意?

        大臣们一听隋文帝这番长篇大论,更是糊涂了,说什么儿子盯上妈妈的侍女,儿子不让爹妈抱孙子,甚至孙子不一定是儿子的亲骨肉,这些婆婆妈妈的家庭纠纷,不堪登上大雅之堂,这哪里是皇帝应该说出来的话?太没水平了。就凭这些琐事废掉太子,也太轻率了吧。

        就在尴尬之时,左卫大将军元旻说话了。他说:“废立大事,诏旨若行,后悔无及。谗言罔极,惟陛下察之。”废立太子,天子无二言,可是一件大事,陛下不要听信谗言,以免后悔。

        很显然,大臣并没有像隋文帝想象的那样,立刻举双手赞同皇帝废长立幼,相反,他们表现得相当怀疑,甚至直接反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