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大隋兴衰四十年1·东亚霸权二、杨坚得势

二、杨坚得势

        如此说来,北周宣帝其实和北齐后主是一样的人了?并不尽然。北齐后主是个真正的昏君,除了冯小怜,什么都不管;而北周宣帝虽然荒唐,但还是管了一件大事——权力。怎么管的?他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第一,用人。他把自己的亲信都安插进御正、内史等皇帝直属机构,让他们去分割朝廷的权力。

        举个例子。当时有一个人叫郑译,是杨坚的同学,此人有文化,通音律,是北周宣帝当太子时的下属。两个人整天一起玩。

        当时北周武帝不是派人盯着太子的一言一行吗?他看到这种状况很生气,就把郑译除名为民,赶出宫去了。宇文赟舍不得他,又悄悄地把他叫回来。郑译回来之后,流着眼泪对宇文赟说,太子殿下,您什么时候才能当皇帝?我等得花儿也谢了。宇文赟一听,心说此人天天盼着他当皇帝,真是大大的好人,也感动得不得了。如今他真的当了皇帝,马上就任命郑译为内史上大夫,委以朝政。就这样,北周宣帝身旁聚集了一批亲信少壮派。这些人在朝廷中都没有什么势力,当然只能唯北周宣帝马首是瞻,这样一来,他就有权力了。

        第二,杀人。光用亲信还不够,北周宣帝还想解除那些元老重臣对他的威胁。怎么解除?他把很多元老重臣都杀了。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前面提到过的王轨,另一个则是他的亲叔叔宇文宪。

        王轨是北周武帝的心腹,当年北周武帝杀宇文护,王轨就是主谋之一。北周武帝去世之前,还把太子宇文赟交给了王轨,王轨也算是托孤的重臣了。自古以来,少年皇帝和辅政大臣都有矛盾,像唐高宗和长孙无忌,康熙和鳌拜,概莫能外。何况王轨还几次三番地说宣帝不堪重任。以宣帝的性格,怎么能容得下这样的人?

        宇文宪也一样,此人是平齐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挥官,也是北周宗室的代表人物。当年,宇文护仅仅是堂兄,就能压制北周的三代皇帝,专权十五年,现在宇文宪是宣帝的叔叔,又素来德高望重,宣帝当然也害怕他以后心怀不轨。怎么办?也杀了吧。

        杀了这两位元老重臣还不够,只要是辈分高、名声好的宗室亲王,周宣帝都把他们安排到了外地,这样一来,中央只有北周宣帝独大,这才叫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北周宣帝这样杀人、用人,建立自己的权威,对不对?平心而论,也没什么大错,毕竟主少国疑,加强皇权还是有必要的。

        但是,有道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北周宣帝这样大开杀戒,杨坚可从中获利了。

        首先,北周宣帝杀死的这些元老重臣,也恰恰是当年对杨坚疑心最重的人。宇文宪和王轨不都说过杨坚有反相吗?这些人政治敏感度高,对国家责任心强,又有胆量跟皇帝直言。现在,这样的人死了,也就没有人再提醒宣帝警惕杨坚了。

        其次,这些元老重臣一死,朝廷里的很多位置就空出来了,总得有人填补,谁来填补?宣帝宠幸的那些亲信资历还不够,而杨坚出身贵族,立过战功,再加上国丈的身份,真是既亲且贵。现在朝廷用人,岂不是非他莫属!

        就这样,随着北周宣帝登基,杨坚也迅速从南兖州回到了朝廷,而且地位火箭式蹿升,一年之内,连升三级。官位大前疑,也就是首席宰相;勋位上柱国,也就是北周的最高级勋官;爵位随国公,也算是当时大臣能够得到的最高爵位。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杨坚都是位极人臣了。这还不算,宣帝不是刚刚当政一年,就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七岁的儿子北周静帝了吗?静帝虽然不是杨坚之女杨丽华的亲生儿子,但是,杨丽华毕竟是宣帝的原配皇后,在宣帝的五个皇后中地位最高。按照中国古代的规矩,这个小孩也算是她的孩子。

        这样一来,杨坚又成了小皇帝的外祖父,地位更高了。每次宣帝出去巡游,都是他留守京城,这样的权力、这样的信任,和北周武帝时代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