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晚清帝国风云3·火烧圆明园第一悍党

第一悍党

        集贤关外有一座赤冈岭(据考证实际应为雉冈岭,但因湘军奏报中都写为赤冈岭,故得以沿用)。陈玉成在赤冈岭筑成了四座坚垒,他前往桐城后,赤冈岭由所部主力刘玱琳等率四千人据守,与关内十三垒互为掎角。

        陈玉成前脚刚走,鲍超、成大吉及水师杨岳斌部即对赤冈岭发起攻击。这三支人马加起来超过万人,为太平军的三倍,鲍超的霆军更是湘军第一劲旅,可是结果不但没能攻下赤冈岭,还承受了极大损失,伤亡者竟至三千余人之多,为湘军建军以来所未见。

        被打得这么惨其实也不冤,除了攻守态势不同外,还因为他们遭遇到的是当时太平军中首屈一指的精锐武装,按曾国藩的说法是“最悍之党”“第一悍党”。

        陈玉成把他的基干力量都留在了赤冈岭,四千士兵个个都是参军多年的老兵,贾仁富、李四福、朱孔堂等诸将也都是自金田从军的老将,可以说兵是强兵,将是强将。统领留守部队的刘玱琳既是参加金田起义的元老,也是陈玉成麾下最为骁勇善战的将领,此人顽强敢拼,能打硬仗,每每在大战中充任先锋。作为对手,曾国藩对刘玱琳极为赞赏,私下甚至避开将太平军官兵称为“贼”的习惯,称其为“玱林先生”或“玱翁”。

        刘玱琳部坚守四垒,血战到底,杀得湘军尸横遍野,赤冈岭之战也由此成为安庆战役中太平军打得最顽强的一次小战役。这一战役令湘军内部大受震动,其中最为失望的人莫过于曾国藩,他原以为派鲍超北渡即可解决问题,可没想到鲍超上去了,攻击兵力在数量上也前所未有地占有极大优势,最后竟然打成这个样子。

        失望沮丧之余,曾国藩连一直坚守的心理防线都守不住了。他敦劝曾国荃考虑“退兵驰围”(即撤安庆之围),说:“若不弛围,而全军又没有后顾之忧,此为上策……若不弛围,但全军又不能免除后顾之忧,则不如弛围,尚可偷安旦夕。”

        曾国藩突然退缩,当然有为胞弟安全着想的因素,然而曾国荃对此却并不领情。他不但不撤围,还把“长围久困”扩大开来,再掘长壕,用以围困关内十三垒。

        以胡林翼为首的其他将帅也反对撤围,胡林翼在给李续宜的信中透露:“涤帅(曾国藩)欲撤安庆之围……沅浦(曾国荃)不应,厚庵(杨岳斌)恐亦不应。……今湖北江西已吃大亏,忽又撤围,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曾胡在指挥作战时虽不时产生意见分歧,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团结无间,尤其是两人各有所长,常能发现对方所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这回胡林翼就显得比曾国藩要高明,他认为,赤冈岭挫败后应及时改变战术,“断不可太急,急则狗贼(此处泛指陈玉成所部)必遁矣”,应该如同曾国荃压制关内十三垒那样,也用以静制动的战法来对付关外四垒。

        胡林翼向鲍超等前敌将领下达明确指示:“官军应四面包裹,不放此狗外窜,只凭垒固守,持重不战,贼必自来求战。待其精疲力竭后可方起而破之,狗可屠也。”

        遵照胡林翼的指示,鲍超等人不再对赤冈岭实施强攻,而是予以四面围困,同时还围绕关外四垒修筑了数十座炮台,连日对炮台进行轰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