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国家使命3

3

        苏青林和马云天在乱葬岗的边缘地带,停下了脚步。他们望望天空,是那种出奇的蓝,蓝得很纯净,没有一丝云彩,让人感到美丽至极。

        刘天忠的吉普车飞快地开过来了,车还没停稳刘天忠就跳了下来。他走到首长跟前,低声说着什么。苏青林听了点点头说:“好。我们就在泰山隧洞口吧。”马云天马上命令,通知部队,到前边泰山隧洞口休息!

        刘天忠又上了车,快速向前面的队伍开去。

        马云天笑着说:“我们的刘团长,想法不少啊。”

        苏青林点点头说:“经历了这么多年战争的洗礼,他应该成熟了。战争是一所大学校啊!再说了,这次是回到了他的家乡,他的心情一定和我们不太一样啊!”

        马云天心说,这又何尝不是我自己的家乡呢?马云天除了兴奋之外,还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心头跳跃。

        “嘎斯69”吉普车缓缓地跟了上来,苏青林和马云天上了车,朝泰山隧洞方向驶去。先头部队已经在隧洞口休息等候了,后边的部队还在不断地开来。

        苏青林、马云天下了车,仰望着泰山隧洞,经过了20年的沧桑之后,洞口上方的几个大字已经斑驳了。穿过这个洞子,再走20多公里地就到部队此行的目的地吕九庄了。

        20年前,吕九庄村村长吕泰山针对山路难行、出门要绕几十里山道的实际情况,历时四年,修建了泰山隧洞。吕九庄到汤县的距离缩短了近一半。吕九庄的山民从此走出了大山,告别了封闭和落后。为了这个山洞,吕泰山耗尽了自家的家产,为此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被山民们誉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解放汤县时,由于吕泰山帮助解放军通过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兵的儿子搞出了国民党的城防图,解放军炮兵准确无误地炸毁了国民党守军的暗堡工事及火力点,汤县的历史名胜和文物古迹因此而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

        吕泰山为人民为革命做出的贡献远不止这些。

        1936年冬天,红西路军首长陈昌浩、徐向前的指挥部就设在汤县。

        国民党马匪军为了消灭红军,马步芳将两个团的兵力神不知鬼不觉地埋伏在了汤县北侧的山沟里。他们将在翌日凌晨向红军营地发起攻击,同时,突袭红军设在城里的指挥部。三位前来新川峡考察地质的青年人无意中发现了这一切,在吕泰山的帮助下,他们连夜把敌情送到了汤县,粉碎了马步芳偷袭红军的阴谋。

        这三位青年就是苏青林的大学同学,他们叫邵一波、王希维和粟一森。为了新川峡地下的宝藏,他们秘密从西部省省城蓝河来到了汤县,又冒着严寒徒步到吕九庄考察地质。在完成任务返回的途中,发现了埋伏在这里的国民党马步芳匪帮的两个骑兵团。

        王希维首先分析了他们所处的位置,身后是一望无垠的大戈壁,直通吕九庄,前面是难行的山路。如果选择山路乘夜色到汤县给红军报信的话,很难说不被敌人发现。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但救不了红军,而且他们千辛万苦获取的地质资料将会落入敌手。

        “怎么办?”邵一波、粟一森征求王希维的意见。

        王希维果断的说:“我建议兵分两路,一路给红军报信,由我和粟一森负责。我们马上掉头到吕九庄,请吕泰山做向导,抄近路向红军报告敌情。另一路由邵一波负责,把全部的地质资料带上,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蓝河。”

        邵一波不同意王希维的意见,他说:“这样,希维办法多一些,这地质资抖由你负责保护!我和一森按照你的建议负责给红军报信。”

        汪希维还想坚持自己的意见,粟一森坚定地说:“希维,一波说得对!我们没有时间了,就这样分头行动吧!”

        王希维只好含泪与邵一波、粟一森告别,然后绕道凉州,顺利地把地质资料送到了蓝河。

        红西路军将士在吕泰山、邵一波、粟一森的指引下,通过小路很快包围了埋伏在山里的敌人。他们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向敌人发起了激烈的攻击。

        刹那间,山沟里、戈壁滩上硝烟弥漫,炮火横飞……

        战斗从午夜持续到了天亮,红军将士们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反攻,终于在敌人援军赶到之前结束了战斗。这次战斗虽歼敌四千余人,但红军也伤亡惨重。邵一波、粟一森也参加了这次战斗,不幸的是,他们全都光荣地牺牲了。

        ……

        苏青林沉痛的指着墓碑对大家说:“同志们,就是邵一波、粟一森同志,用生命掩护王希维同志把考查的地质资料送到了蓝河,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有色金属工业指挥部。否则的话,我们的这项工作就得从头开始。”

        这是个用石头圈起来的墓地,坟头上不少地方已经塌陷了,还有好几处小动物进出的洞穴。坟前的墓碑上写着,“地质英雄邵一波、粟一森之墓。”

        全体将士摘下军帽,向墓碑低头默哀。

        苏青林带领大家向英雄鞠躬、致敬后,看着雨水冲洗得斑斑驳驳的坟头,他的双眼湿润了。当年清华大学时的同学和地下党的战友,如今是天各一方、生死两界。在革命的生死关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邵一波、粟一森选择了大义凛然、慷慨赴死。正是千千万万像老同学一样的仁人志士,以这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铸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有了这种宝贵的东西,才使中国革命不断地走向了胜利。

        面对牺牲了的战友,苏青林深感这次进山任务的艰巨和责任的重大,他转身面对着大家,大声说道:“同志们!多年前,我们的红西路军在西征过程中,在这里打过一次大胜仗!而我们的两位同行,邵一波和粟一森在这场战斗中英勇地牺牲了。我们要为有这样的同行而感到自豪!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向英雄学习!打赢新川峡有色金属工业建设这场伟大的战役!”

        “向英雄学习!”马云天带领大家振臂高呼。

        “向英雄学习!”全体将士齐声高喊。

        “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再立新功!”马云天继续发出发自肺腑的高呼。

        “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再立新功!”

        这声音,惊天地,震长空,久久地在苍茫的戈壁大漠回荡。

        烈士的英雄壮举深深地感染着大家,战士们群情激昂,更坚定了建设新川峡、开发地下宝藏的决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