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醉里挑灯看剑七、心同日月难逃谤

七、心同日月难逃谤

        紫柏大师准备坐化之前,曾对弟子们说他一生有三负:一是当他的禅门老友憨山大和尚遭人诬陷被官府发配岭南雷州充军时,他无力求助,这是负友;二是为了减轻老百姓的矿税上京请愿,却反遭构害,没有达到救民于水火的目的,这是负民;三是未能完成编撰《大明传灯录》的夙愿,这是负法。

        四百余年后,读到紫柏大师临终前的“三负”之说,我仍不免感慨唏嘘。一个有理想的人,一生要慎重对待的三件事:一是朋友,二是人民,三是事业。纵观紫柏的一生,在这三件事上,是无可挑剔的。但他仍然深深自责,可见他对于世间法与山中法两种修行,都达到极高的境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应有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对自己,要有深刻的反省能力。从这两点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紫柏在世间,是热血男儿;在山中,是禅门大德。

        由紫柏,我想到明代的大和尚,从明初建文帝的剃度师溥冾到永乐皇帝的国师姚广孝,一直到明中期的明教嵩、大慧杲、遍融、法界以及憨山等大宗师,都曾遭人陷害,都经历牢狱之灾和远谪之苦。其中,姚广孝是另一种悲剧,他虽贵为国师,但众叛亲离,一样郁郁而终。明代的佛教,上承唐宋禅脉,下启大清法门,自有斑斓之处。但是,明代的大和尚,十之八九都以悲剧收场。

        佛教的大悲咒,在汉土音为“南无阿弥陀佛”,藏密译为“唵嘛呢叭咪吽”。据称,想念观音而念此咒,可以救苦祓难,进入解脱法门。但面对明代专制的统治,这大悲咒似乎不灵验了。得道的高僧,受到佛光的加持,有谁不能解大悲咒的无上密意?但是,在颂声不绝的大悲咒中,他们照样获得了大悲剧。

        紫柏和尚一生游历甚多,过无锡宜兴,他写过一首《过阳羡蜀山吊苏长公》:

        来自黄州老此身,青山流水隔风尘。

        心日月难逃谤,名满乾坤不救贫。

        迁谪几番生似梦,文章终古气如春。

        清秋何处堪悲吊,蜀阜荒祠一怆神。

        在紫柏留下的数百首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前贤的敬重。不管出自儒、释、道哪家门下,只要有才华、有风骨,他都心仪赞颂。就像这首怀念苏东坡的诗作,可谓有感而发,由苏东坡一生的坎坷联想到当下的世情,他才发出了“心同日月难逃谤,名满乾坤不救贫”这样的感叹。他为苏东坡鸣不平,又何尝说的不是自己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