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白城恶魔黑城

黑城

        在一天中有上千列火车驶入或驶离芝加哥,其中不少乘客都是年轻的单身女性。她们以前连城市的模样都没见过,此时却期望能在芝加哥这座世界上最大、最残酷的城市之一扎根。城市改革家、芝加哥赫尔馆的创始人珍妮·亚当斯曾写道:“在人类文明史上,这是第一次有如此多的年轻女性忽然从家庭的庇护中解放出来,被允许在没人陪伴的情况下在城市的街头行走,或者在外人的屋檐下工作。”这些女性寻找的工种包括打字员、速记员、女裁缝以及织布工。雇用她们的男性大多是品行端正的市民,热衷于效率和利润,不过也有例外。一八九〇年三月三十日,第一国家银行的一位官员在《芝加哥论坛报》的招聘专栏上发表了一则警告声明,提醒女性速记员:“我们越来越坚信,凡是值得尊敬的正直商人都绝不会刊登广告,寻求金发、貌美并在此独居的女速记员,或要求对方附上照片。所有类似的广告都难掩粗俗的标志,我们认为,女性回应如此丑陋的广告是不安全的行为。”

        在史上最盛大的世博会开幕前夕,芝加哥就是如此的模样。

        后来,从西格兰家、威廉姆斯家、史密斯家以及数不尽的其他家庭寄出的信件纷至沓来,寄到了六十三街和华莱士街交汇处那幢阴暗古怪的宅子里,询问自己的女儿及外孙的下落。

        然而所有事情都在发展变化。很显然,不论何处,道德与邪恶的界线都在不断变得模糊。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为了拥护离婚而奔走呼号。克莱伦斯·丹诺宣扬自由恋爱。一位名为玻顿的年轻女子手刃了自己的双亲。

        要让一个人从世间消失是如此容易,要矢口否认自己知情也是如此容易,要在这一片喧嚣和烟尘中掩盖黑暗已经扎根的事实更是易如反掌。

        在世间消失无踪,是多么容易。

        这些女性步行上班时,经过的地方不乏藏在街角的酒吧、赌场和妓院。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导致犯罪频发。“遵纪守法的市民曾经(现在依然)居住的客厅和卧室充满了乏味,”本·赫克特晚年曾这样解释老芝加哥不变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知道自己的窗外有魔鬼在地狱之火里跳跃,其实挺令人愉悦的。”还有一个极为恰当的类比:马克斯·韦伯将这座城市比作“被剥了皮的人类”。

        在芝加哥,一位年轻英俊的医生提着手术箱踏出了列车。他走入了这个充满喧哗、烟雾和蒸汽的世界,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屠牛宰猪的味道。他发现这地方挺合自己的口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