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王阳明·一切心法

        然而这样的反驳竟然撼动不了阳明心学,因为王守仁对“行”做出了一个相当特殊的定义:“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也就是说,就连爱慕、厌恶这样的仅仅动之于心却未行之于身的情绪,在王守仁那里都要算作“行”的。

        对“行”的重新定义使王守仁从前述质疑当中成功脱身,但这就好像我们普通人说谎一样,旧谎言的漏洞总要靠新谎言来弥补,而每一个补丁都会增加新的漏洞,又需要更新的谎言来弥补。当王守仁打好这个补丁之后,新问题果然如影随形:如果动一下念头就算“”,那么任何人只要躺在床上稍稍开动一下脑筋,也就“当真”救助了全世界所有的灾民,甚至维护了整个宇宙的和平,而他之所以领不到诺贝尔和平奖,当然不是因为他做得不够,仅仅是因为像他一样的人实在太多了。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本意是突显“行”的意义,但是顺着他的理路走下去,反而会走到他的对立面去。倘使我们不去体察他的本心,只是严格按照字面来理解的话,一定会认为他在鼓励人们以知为行、以空想为实践。事实上确实有学者这样批判过他,王夫之就说过他这样分明是“以不行为行”,人伦物理因之而尽废。

        那么,动一下念头到底算不算行?王守仁其实明确回答过:“算。”《传习录·下》有记载说:

        譬如我们一直都在抱怨收入,某天经过银行,看到运钞车正停在那里,于是动一动贪念,幻想一下抢劫运钞车的情节,在意淫中得到充分的自我麻醉,然后该做什么还继续做什么去。但在王守仁看来,我们既然动了抢劫运钞车的念头,就等于付诸实行了,并不因为身体没动便真的没做。一言以蔽之,动了恶念,就等于做了恶事,这难道还不该引起重视吗?所以,只要心里动了一点恶念,我们都要严抓狠打才行!

        这样的说法倒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只是王守仁一定对善恶有双重标准:动了恶念就算做了恶事,但动了善念不能等于做了善事,否则便是“知行合一”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

        逻辑思辨确实不是王守仁的强项,而有着严密的逻辑思辨色彩的学说也很难得到大范围的追捧。后来弟子们有心将王守仁的学说汇编成文,后者不很情愿,觉得还是心口相传的形式最好。我们仅从“知行合一”这套说辞来看,如果当成文字看,确实会觉得漏洞百出,很难自洽,所以还是要透过文字认真体会王守仁的用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