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成功创业有方法“玄妙”的文化

“玄妙”的文化

        管理学家麦金斯认为,企业文化要完成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 给企业成员一种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和一份共同愿景;

        (2) 使企业成员拥有一种更自发自觉的责任感;

        (3) 提供一种企业社会系统的稳定感;

        (4) 提供给企业成员行动的基本方向。

        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时间,对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证明:

        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因素特征(消费者、股东、员工)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

        所以不难理解,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看不见的方针,是内在的推进器。它不是挂在墙上的制度,而是发自企业每个成员内心的愿望和责任;它是企业每个人行动的准则。这种文化的力量,能把人团结起来,凝聚在一起,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使企业的日常生活充满目的和意义。

        因此,有学者论断:21世纪最有效的竞争者,该是学会如何使用共享价值观来驱使员工情感动力的组织。而企业最高层面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企业家如果对企业文化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要想在事业上大展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化不是创业奢侈品



        很多创业者,甚至研究者认为,文化是企业高速成长、成熟时需要关注的课题。在初创期,没有精力,也没必要考虑。企业文化是创业者的奢侈品吗?其实恰恰相反。

        一方面,文化不是临时打造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沉淀出来的。大凡那种企业发展到规模庞大得不得不解决文化问题时,才通过培训、口号、制度、宣传等大投入试图建立文化的做法,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的做法。常常花了很大力气却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已经形成,这与事前有没有提炼、认没认识到无关。

        另一方面,创业之初易于形成文化,而且影响深远,如果当时不能有意识地树立优秀文化,企业就会滋生不良甚至有害文化。所以创业之初不仅有文化,而且要重视文化。

        一家著名企业老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反思过忽略文化的教训。当企业形成规模后,一次,他无意中听自己的秘书说,下级向他汇报工作时,总喜欢先问一下秘书,“老总今天的心情怎么样”。这说明老总之前的行为和反应给下属留下了如此印象——老总个人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对下属的态度。不知不觉中,这种个人习惯已经形成了企业的文化,而且是非常有害的文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异军突起的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本人很讨厌组织内部的官僚主义,因此公司从创业初就形成了这样的文化,上下级之间只准“向下经营”,不准“向上经营”。领导看员工是关心,员工回头看领导是行贿;过年领导可以给部下拜年,只要部下去了领导家就不正常,有问题;只准上级请下级,不准下级请上级。牛根生说一起与同事出去吃饭他花钱最多,因为他的“官”最大。

        这就像父母教育儿女,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就会得到好的结果。父母教育孩子不应该骂人,而自己却出口成“脏”;父母因为孩子打架而暴打他们一顿都肯定事与愿违。创业者也是如此,企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都深深打着创业者的“烙印”。创业者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你想起一个企业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的创始人。他们常常是企业人格的具象、企业文化的代言。华为任正非、海尔张瑞敏、联想柳传志、搜狐张朝阳、分众江南春……无一不是如此。

        正如张瑞敏总结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要想创业快速、健康发展,创业者必须绷紧企业文化这根“弦”。

        

心理学实验与创业“词根”



        创业企业如何树立企业文化?与大企业不同,创业企业没能力也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进行文化建设,同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重要的是要有这个意识。

        一个经典心理学实验可以为我们揭示这一点。

        从实验可以看出,周围人一致的取向可以对一个“新”人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企业就像一部电梯,她的文化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加入者。而墙上的规章制度,管理者的耳提面命,都只有体认在企业多数人的行为和内心中,才能真正发挥出这种“熔炉”般的锻造力量。

        因此,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就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企业的理想和价值是什么?企业与其他公司的区别是什么?创业者要努力用三四个词来描述。例如索尼(sony)的“先驱精神”,惠普(hp)的“尊重个人价值”,ibm的“ibm就是服务”,耐克(nike)的“真正运动家性能”等等。不要以为这些大公司是成为巨头后才提出这些伟大理念的,其实索尼、惠普等公司在初创时就定下了自己的理想。当然,这种价值观可以逐步提升,随着公司的成长提出更高目标。

        如果一时提炼不好,创业者可以与业内领先者对比,从产品或公司目标开始定义,在创业过程中再不断提炼。丰田(toyota)如此定义并推广自己的高档车雷克萨斯(lexus):“花一半的价钱,买梅塞德兹(mercedes)的品质。”以奔驰等品牌著称的梅塞德兹在美国家喻户晓,人们非常容易理解雷克萨斯的定位。盛大的理想是成为“网络迪斯尼”,无论企业内外,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盛大的愿景。

        创业者要从一个句子浓缩到自己独特的“三字经”,这样企业所有人都非常容易理解目标在哪里,为了这个目标,大家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如果,创业者有更宏伟的目标,就要尽力找到自己的“词根”。

        企业如果能够做到“词竞争”的境界,无疑意味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提起“视窗”一词,人们就会想到微软(microsoft);提起“搜索”一词,人们就会想到谷歌(google);提到“可乐”一词,人们就会想到可口可乐(cocacola),或者加上后来的百事可乐(pepsicola);提到“咖啡连锁”,人们就会想到星巴克(starbucks)……创业者要找到自己的“词根”,“预定”自己的未来。

        在只有少数员工时,将创业“词根”深深烙印在团队的内心,每个新进员工都将很快追随这一“词根”,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人人都是创业者



        在确定企业发展愿景后,创业者首先要真正将这个“词根”或“三字经”刻在自己的心中,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决策的依据。

        常常听到企业宣传“质量是生命”,或者“质量高于一切”,但只要一看企业各部门权限就知道这是一句口号还是真的企业文化。有的企业质检部门隶属于生产部门;有的企业采取平级设置,两个部门协商决定产品出厂;有的企业是“一票否决”制,质检部门不批,一个产品都出不了厂门。真正的文化是用制度来保障和强化的。当然,正如制度一节所讨论的,首先制度要真。如果两个部门“官司”打到创业者那里,创业者权衡利弊决定放行,则制度只是一纸空文,文化也必将“变味”。

        所以,创业者要时时警惕,要用制度强化文化,首先要落实制度。尊重制度同样是一种文化。

        不同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而那些优秀的文化组成部分则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企业,哪个阶段的企业都会努力培养的,如“以客户为导向”的文化、“视质量如生命”的文化、“尊重制度”的文化,等等。

        那么创业初期,企业应着重养成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呢?

        成功的创业者多数认为是“人人都是创业者”的文化。创业发起者自不用说,这些企业从公司成立之初“招兵买马”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强调这一点。如果应聘者只是为得到一个职位、一份工作,即使能力再强,创业者也会毅然放弃。他们希望所有加盟者都怀着一颗“挑战自我,开创未来”的“勇敢之心”、“创业之志”。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现实的生活需求,我们体谅这一点,但这样的人肯定不是我们的同路人。”一位创业成功企业家如此解释,“如果连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不能顶住压力作出选择,那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诸多更大压力怎么办?”

        “现在不是人满为患,我们很多企业都非常缺人。”更多的老总反映,“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难,这是心态的问题。很多人一面试,就表现得非常急功近利,挑职位、争薪水,这样的人我们一律不会要。他们对企业未来发展毫不关心”。

        “不是大学生就能干这个事。大学毕业生你非在企业里打几个滚。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这个行业,一个好工程师,没有20年是不成的。有的人想得很简单。”振华港机的管彤贤59岁开始创业,对此体会尤深,“我们不是讲学历,也不是讲年龄。我们有4个标准:第一个是你能不能操心。操心不操心完全不一样,一操心你就有做不过来的事情。第二个是你能不能着急,不着急不行。第三个是遇到问题你能不能拿出办法。这就要求你有专业知识,你要有经验。第四个是你出手要快。事情要不过夜地办好”。而这4个标准除了第三条涉及能力外,其余三条都是态度。只有那些把自己当作创业者,把企业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人才会表现出来这种特质。

        一个创业企业如果只有创始人自己是创业者,其他人只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雇佣军”,那么企业的战斗力和士气可想而知。所以创业企业必须要树立创业文化,使每个人都成为创业者,群策群力才能迎接挑战、决胜未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