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我在华为的日子第四节

第四节

        协议阅读完成之后,便要写需求规格文档了。这种规格要根据客户需求和协议要求,写出要开发的特性的所有要求以及简单的实现方案,是后续所有开发工作的基础,所以异常重要。

        董延明的规格初稿诞生得非常不容易,尤其对于董延明这样第一次踏足通讯领域,又从未受过软件工程熏陶,平时又自以为有文学造诣的彷徨男青年来说,其艰难程度就好像人们评价一个产品问世之难经常用的比喻一样——女人生孩子。

        董延明的规格参加第一次评审会,就被诸位评审专家评得体无完肤,就差在注释里面写上“一坨屎”了,即使如此董延明也依然泰然处之八风不动。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爱因斯坦的小凳子原理——世界上还有比这份文档更烂的文档吗?有,就是董延明在这份文档面世之前的那几个版本。

        在之前的那些版本里,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的黄大仙为董延明打上了N多批注,诸如:我靠,怎么只有三个流程,还有四个哪去了;我说过多少次了,规格里不能用成语;“管多”是什么意思,方言?去掉……

        黄大仙批注之后,董延明修改了一下午才修改完,然后就发出评审通知。黄大仙看到评审通知一愣,打电话喊小董说:“以后评审专家给出评审意见后,一定要和评审专家确认修改,否则你觉得你改好了,实际上完全是……是……鸡同鸭讲!”

        董延明特别想问黄大仙谁是鸡谁是鸭,不过黄大仙已经挂了电话,只丢下一句:“从今天开始,到评审意见反馈这段时间,你会比较轻松,既然你没有评审任务,那就再仔细看看自己的规格,自己修改一下,不要以为把规格扔出去就完事了,说到底这也是你的文档。”

        董延明满口答应,可实际上自己看自己的规格就跟父母看自己家孩子一样,怎么看都是一朵花,怎么看怎么顺眼。

        他的文档一共十七页,除去目录、封底什么实际内容十二页,发评审通知时写明了评审意见最终时间点是两天后的中午下班前,但是到了时间点,小董却连一份REVIE表单都没有收到。他又兴奋又忐忑地报告黄大仙,黄大仙说:“放心好了,绝对不会是没有问题,都工作很多,忙,看你工号大就懒上了,正常,你要催,不停地催,否则明年你也拿不到REVIE意见。”

        傍晚董延明又去找黄大仙诉苦说催了也没收到评审意见,黄大仙说你怎么催的,董延明说,在NOtES上发邮件啦。黄大仙一拍桌子说:“那谁理你呀,这帮人有时候一看你工号大、进公司晚,就故意MISS你的邮件,看都不看。你要打电话,要去座位上当面要,如果找不到人而非要发NOtES不可……那也要抄送给他的直属领导才行啊!”

        董延明很诧异:“这……不好吧,都是同事,咋就跟要账一样,再说了本来就是求人家办事。”

        黄大仙苦笑说:“谁求他啦,这就是他的工作,他没有按时间完成就是工作不饱和,他完成质量不高也是工作不饱和。你应该理直气壮,你发文档给他评审,你就是他的客户,你就是他的上帝。再说了,你不好意思,回头你的文档缺陷率达不到,谁负责?你不好意思,你纵容别人,到头来就变成你的工作不饱和,你的考评就要被影响。对不对?高守又不负责你的日常工作,他只看到你的文档缺陷率不够,质量不高,是否影响后续开发,你说他怎么给你打考评?”

        董延明咣咣地点头,黄大仙又说:“你呀,要按照你发送的评审通知里面的评审专家名单挨个打电话,催是肯定不够,他答应你了,回头肯定又忘了,你一定要他给出更具体的时间点,就明天中午下班前吧,如果没给你就再打,问他什么时候能给,直到给出来为止。”

        董延明心想,这滚刀肉架势要在研究所里,两天就成了过街老鼠了——太不给人留面子了。他想想又说:“黄老师,要不你帮我打吧,我的这个评审名单里还有刘彻呢,实在不好意思打。”

        刘彻是系统组的组长,整个部门传说中的两大SE之一。

        黄大仙一口回绝,说:“我没空呀,而且这个一定要你催,你给他打,口气强硬点,他也不敢怎么样你,还要老老实实给你REVIE意见,回过头来他觉着你名字没听过,一查NOtES,发现你是新来的,觉得你挺有种的,肯定就记住你了,保证另眼看待呀。这不就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了吗?”

        董延明还是觉得不该打,可是又没办法反驳,磨蹭了半天才回去。走到潘安座位上灵机一动去问潘安,潘安和黄大仙口径完全一致,还多叮嘱一条:“一定要打手机,刘老大忙,总开会,你打座机一般找不到人,你发NOtES他真的忽略你,两万号的老大都这倒霉德行。啊?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就比你早来公司五六年呗,老巩的电话我半夜两点钟也一样打,打!没事,他敢在NOtES上留手机你就敢打,那就是留给你打的。再说都是为了工作,他保证不会反感,还得觉得你小伙有冲劲,高看你一眼。”

        董延明心想这什么世道啊,我揪住领导不放要个意见他高看我,我没啥大事打他手机他也高看我一眼,听起来都不像正常人。REVIE的C规定最少要三名专家反馈REVIE意见,也就是说最少要收集到三个人的评审意见,愁。

        REVIE专家里有高守,他就跑去问高守,高守马上表态说,第二天上班前肯定给出来,然后又问董延明搜集了多少REVIE意见。董延明说:“老人家这是第一份表态要给的,剩下的影都没有。”

        高守笑笑说:“那你得追,得有吴海波的精神,死缠烂打,你不给我我要的,你也别想做你想做的。你要是有这个精神,很快就跟吴海波一样在部门里出名了。”吴海波是新晋的大SE,最擅长死缠烂打和深夜加班。他的传说董延明也听过许多,连续三个季度得A,三个月把通讯协议看了一遍,十一点之前从没回过家,两个月没有过过周末等等。

        董延明赔笑说:“这不行,我这人太害羞了,黄老师让我给刘彻打电话,我都不好意思。”

        “给刘彻打?靠,那打也没用啊!刘彻就算真想看,他也没有时间呀!更何况他根本就不可能给你看。你们怎么想的呢?把初稿也发给刘彻评审啦?”

        “上周三项目例会那天,老巩说我们都是新人写规格,要保证质量就要把好REVIE这一关,所以要提升REVIE评审专家的密度和层次,他让老黄把系统组的人都加上。哦,还让我们发REVIE通知的时候也发给他。”

        “瞎指挥,刘彻根本就不可能REVIE,咳,大SE们也肯定都没有时间,老巩他评没?”

        “反正没评我的,小蔡的也没。”

        “那当然,他肯定没有时间!立项的时候我就说了,规格这个阶段的文档不应该下放给你们新员工写,你说你们本来还要学习那么多新知识,对通讯又一点了解也没有,对系统架构也没了解,能写成啥样?这让你们写完了,谁照着你们的规格开发那还不是等着出错么。”

        董延明知道高守在骂决策,不过多少涉及到了自己,总归不爽,但他还是讪笑着帮腔说:“可不咋,我写那规格真是烂,我都不知道那些流程咋回事,也不知道总共要涉及几个,每个都是干啥的。”

        “你看,这东西就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你现在接触的少,搞不懂流程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其实时间长了,你回头一看,原来来来回回就这三四十个流程,经常用到就这十几个,到那时候你一说要加什么特性,我脑子里马上反应出来该在哪个流程加、加什么参数、之后该回什么消息。你要是没熟练到这个地步,写出来的规格一定千疮百孔,浪费时间不说,还影响我们产品的质量。”

        董延明沉痛地表示了自己的赞同,高守叹了口气说:“说也没用,既然你写就好好写吧。规格这东西对你锻炼意义其实非常大,你认真写,别糊弄了别人也糊弄了自己。刘彻你不用催了,催了也肯定催不到,老黄也是被老巩给忽悠了。我反馈去。你再去催一下一组,就是老黄他们组的李志兵,他是V5和V6版本里负责开发你这个特性相关版本的,他的意见非常重要。然后……然后你催一下测试部的意见,必须要给,如果你不能跟测试部达成共识,那以后测试的时候你麻烦大了。咳,就算他们没给意见,你也要确保你这个特性的测试人员看过你的规格。嗯,这就够三份意见了,别人给就给,不给你也不能拖着评审会议不开,影响开发进度。反正C上有规定,收集到三份REVIE意见就可以开评审会议了。”

        董延明感恩戴德地离去,感觉做到资源经理的高守在处理公司事务上,确实要比做到项目经理的老黄和潘安高竿一些。虽然老黄年纪大,潘安也和高守年纪差不多,但是手法上还有差别,也许这就是位置不同眼界也不同吧。不过高守太喜欢评论领导了,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尤其是在华为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公司。虽然老巩、老丁这种几百人的领导,能和董延明这样的新人一样毫无差别的一同坐在大开间的办公室里,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最喜欢的阶级就真的在这里被消灭了。同样,即使华为拥有了与世界最顶级的公司媲美的流程制度,但是落实到基层,大家依旧会面临人治高于法治的局面。

        在进入华为快三个月的时候,董延明冷眼看待公司的管理制度,觉得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哪知几年后他每天都骨鲠在喉岩浆在胸,不针砭时政便会憋得难受,类似高守的状态他也觉得颇算温和了。

        第二天中午,董延明收集到了四个人的评审意见,累计评审意见达到六十几条,虽然大都是重复的,但是从字面上看平均每页都有五六条,这也够一辈子没有拔尖事件的董延明骄傲一次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董延明跟大家说自己收集到了六十多条意见,结果大家居然都没有诧异。小蔡收集到了一百多条意见,小成也有八十多条,不过好在他们的规格都是与老员工合写,而且他们的规格都有三五十页那么长,平均到每页上的缺陷率是不能与小董相比的。小董这么想了想便觉得平衡了,又开始描述自己的REVIE意见都如何难修改,尤其是缺少了两个流程的处理,现在还要增加两个规格点,估计写完了这份文档也有二十页了。说完小董得意洋洋,大家却无动于衷,小蔡在一旁叹气说:“我是写太多了,想得太全面了,估计要砍三四个规格点,本来五十多页的规格要变成四十页了……”当时就把董延明石化在椅子上。

        吃饭这个工夫,小刘从头到尾都不说话,大家一问才知道他负责的部分要全部重写,原因是他的规格从格式到内容被评审专家普遍地鄙视了。大家都笑他中奖了,唯独他自己不笑。问题少年安慰他说:“抬头看看墙上写的‘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任老板的至理名言啊!多打击几次你就是大牛了。”

        小刘抬头看看墙上贴着的条幅,闷闷地说:“如果烧死了呢?”

        董延明嘴快,抢着说:“那就是烧鸡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