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国学小百科书系·音乐小百科变文

变文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发达,市民阶层的队伍迅速扩大,因此,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大大提高,以敷衍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说唱文艺也就逐渐流行。

        说唱文艺一般分说和唱两部分,说的部分是散文或六朝以来流行的四六文;唱的部分一般是五、七言或杂言的叙事诗。这种说唱文艺既流行于民间,也流行于寺庙道观。自南北朝以来,佛教僧众就采用这种讲唱结合的方式讲经,用以启示听众。为了让一般听众能够听懂深奥诘屈的佛经,就必须采取通俗化的讲唱方式来讲唱经过加工的通俗化的经文,这就是“变文”。

        唐代的变文,分为僧讲和俗讲两种。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听讲的对象不同。僧讲的对象是出家人,这是为了让僧众对佛教的教义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俗讲除了有向群众宣传佛教教义、扩大佛教势力的目的之外,还通过讲唱聚敛财物。当时,讲唱变文很受人们的欢迎,有时甚至达到了观者如堵、万人空巷的地步。韩愈《华山女》诗说:“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姚合《赠常州院僧》诗说:“古磬声难尽,秋灯色更鲜。仍闻开讲日,湖上少渔船。”《听僧云端讲经》诗说:“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寺院开讲之时,到了“湖上少渔船”,“酒坊鱼市尽无人”的地步,可见变文在当时是何等地受欢迎。

        从敦煌的发现看,变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敷衍佛经经文或佛经故事的,如《维摩诘经变文》《阿弥陀经变文》《地狱变文》《降魔变文》《大目连冥间救母变文》《丑女缘起变文》等。另一类则完全离开佛经,而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加以演绎发展而成,如《伍子胥变文》《孟姜女变文》《捉季布传文》(又名《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王昭君变文》《董永文》《秋胡变文》等。

        俗讲的繁荣,也造就了一些从事俗讲的僧俗艺人,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活跃于中晚唐时候的文溆和尚了。段安节《乐府杂录》“文溆子”条记载,“长庆中(821-824)俗讲僧文溆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他的俗讲,连皇帝都爱听,《资治通鉴·唐纪·敬宗纪》记载,“宝历二年(826)六月己卯,上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唐文宗时,他还进皇宫讲唱。

        俗讲对后代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小说之外,对流行于宋、明的宝卷和盛行于明、清的弹词的影响尤为深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