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国学小百科书系·唐诗小百科李商隐

李商隐

        他的爱情诗,是最为人称道的;的爱情诗,情真意切,含蓄蕴藉,意境优美,语言华丽,确实有空前绝后的感觉,比如著名的之一: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他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爱其才,把最小的女儿嫁给他。王茂元勉强算是李党之人,于是,李商隐和李党似乎也有了关系。

        命运注定李商隐只能是一个诗人。他与杜牧齐名,是中、晚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两大诗人。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李商隐的诗歌,感情深厚,语言华美,与盛唐大家相比,也不遑多让。但是他的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也许可以算是缺点的,是较晦涩,有的诗不太好懂。所以元好问《论诗绝句》都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究其原因,第一是避祸,须知祸从口出,有时不得不隐晦一些。第二是用典太多,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但这种诗风,恰恰被后代一些文人所激赏,如宋初杨亿等人的“台阁体”诗,力学李商隐,也被称为“西昆体”。

        李商隐的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力追杜甫。虽然一生穷愁,但却关心政治,忧国伤时。他的六百余首诗歌中,这一类内容的诗歌几乎占了六分之一。他曾经仿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等诗,写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描写了唐帝国的兴衰和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现状,虽不及杜甫的深刻,也算是中、晚唐时期难得的史诗。

        李商隐(约812—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他幼时家贫,但力学不倦,除诗歌以外,主要学习古文(即韩愈、柳宗元推崇的散文),而不喜欢骈文。但是,虽然经过韩、柳“古文运动”,骈文的统治地位并没有被动摇,公私文告仍然采用骈文。如果要进入仕途,尤其是做幕僚,就必须会写骈文。当时牛党的重要人物令狐楚很赏识李商隐,就教他写作骈文,他因此算和牛党有了关系。

        正是这种模棱两可的关系,使他一生贫困痛苦不堪。因为两派都视他为叛徒,两派上台他都是被打击排斥的对象,所以虽然进士及第,却一生郁郁不得志,当了一辈子的幕僚,穷愁潦倒一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